王清明并沒有多做什麼停留,春江已是給出了王清明離開時候的借口了,王清明也便是順着春江的借口離開了榮國府。當然老太太和王夫人也是多種的挽留,不過都被王清明擋了回去了。
“主子,他們的回禮多回了三成。”在回去的路上,張媽媽便是在轎子外面向着王清明彙報了一下子榮國府的回禮。
“恩,用的上的留下,用不上的統統抵賣掉,我要那處的溫泉别院盡快的建好了。”王清明直接了當的出聲道,然後想了一想之後,便是又出聲道,“暗中派人接觸一下子賈赦和賈環,在那裡插幾枚的釘子,并且那林黛玉和薛寶钗也多做留意,我要看看這二人。”
“是。”張媽媽回了一聲,然後回到了自己的位置,護着轎子向牟尼院而去。
而另外一邊的榮國府之内,早朝歸來的賈政正和自己的妻子王夫人在屋子之中讨論關于王清明的事情呢,“怎麼樣看出了什麼了嗎?”賈政向着王夫人出聲詢問道。
“看出了不少。”邢夫人撫摸着自己今日得到一隻奶白奶白的玉镯子向着賈政出聲道,“那個妙玉雖然是住在了寺院之中,可是對方的吃的用的完全不比咱們榮國府的差呀,而且實在算起來,比咱們榮國府還要好呢,畢竟咱們榮國府要操持着一大家子,可是那妙玉卻是隻是有着自己的一個人。”
“那你有看出那妙玉究竟是什麼身份嗎?”賈政點了點頭,其實他從前幾次王清明那邊的回禮就看出了這一點了。
“這倒是看不出來。”王夫人搖了搖頭回答道。
“唉,這次沒看出來就算了,以後要更加仔細的觀察,說不定她就是為夫晉升的機會了。”賈政喝了口茶,然後才說道。
在賈政和邢夫人讨論着王清明的事情的時候,榮國府之中的其他人也是在思考着王清明的身份,畢竟王清明随随便便的就拿出了那麼多的寶物,還是他們在榮國府之中從未曾見過的寶物,怎麼不讓他們關注王清明的身份呢。
“你曾經聽說過這個妙玉嗎?”另外一邊的王熙鳳也是向着自己的丈夫出聲詢問道,不過得到的結果卻是不怎麼如意的。
王清明回到了牟尼院之後,便是又恢複了自己的閉關苦修的生活了,而且也許是王清明先前修行的信仰之法和那佛修之法有着不小的相同之處,所以王清明修行起佛道可謂是事半功倍的。
就這個樣子的,王清明修行數日之後,然後到那榮國府拜訪着一番,繼續着麻痹着暗中一直注意着王清明的那些的實力,同時王清明也是在暗中不停的指派各類型的被王清明所收服的人,去到可那賈郝和賈環的身邊,不斷的提升着榮國府其他的子嗣的競争力。
而且王清明并沒有隻是将自己的視線單單的放在那榮國府的上面,那甯國府的甯國公與榮國府的榮國公是一母同胞兄弟,甯國公賈演是哥哥,他死後他的兒子賈代化襲了他的爵位,夫人何許書中未及,甯國公賈代化生二子,長子敷,9歲亡,次子敬。賈代化死後他的兒子賈敬襲了爵位,賈敬有一兒一女,,兒子是賈珍,女兒是惜春。賈敬死後他的兒子賈珍襲了爵位,賈珍的兒子是賈蓉,媳婦乃是秦可卿。
至于那榮國公賈源是弟弟,死後他的兒子賈代善襲了他的爵位,賈代善的夫人就是賈母,史太君,也就是現在榮國府之中的老太太。賈代善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分别是:賈赦、賈政和賈敏。賈代善死後大兒子賈赦襲了爵位,賈赦有一兒一女,即賈琏與迎春,琏之夫人王熙鳳,生女巧姐;賈赦的弟弟賈政有三兒兩女,分别是賈珠、寶玉、賈環和元春、探春,元春現在乃是皇妃,但是不久之後就會未孕先亡了,而賈赦的妹妹賈敏即林黛玉的母親。
除此而外,賈家還有旁系,就是人常說的出了“伏“的,也許他們在五代、六代前是直篆,但到了代化、代善輩時已成為旁系。如:賈敷、賈敬、賈赦、賈環同輩的賈效、賈敦、賈敕;和賈琏、賈珠、賈寶玉、賈珍、賈環同輩的賈琛、賈珩、賈?、賈瓊、賈璘、賈璜、賈瑞和賈蓉、賈芬、賈芳、賈藍、賈茵、賈芝等。
而王清明現在就是在這衆多的賈姓之中尋得可以利用的人,來将現在的賈家的這攤的渾水攪和的愈加的混亂不堪,隻要這個樣子,那背後掌握着命運簿冊的人,才會努力去将他人的命運撥亂反正,也就暫時不會如此的關注于王清明。
而且王清明此世乃是一個女子之身,縱然是逐漸的有了不俗的修為,但是卻是有些的事情如果沒有一個很好的代言人的話,若想要解決的話,定然是很是麻煩的,而那賈家之人有着先輩的遺留着的福澤,若是可以留下一兩個人為自己所用的話,也是不錯的。
在一邊的攪和着賈家,王清明另外一邊還經常的邀請那林黛玉到自己的牟尼院和自己相互交談,當然開始的幾次,那榮國府之中其他的别有用心之人也是會以各種的借口一同的而來,但是在來了幾次之後,那些人也是被王清明和林黛玉交談之事的廣博而阻擋打擊了那些人的脆弱的自尊心了,也就不再來王清明的居住的地方了,隻有那薛寶钗卻是次次都來,就好似是王清明本就有邀請她的一般。
“不知黛玉姑娘可否聽說過旅泊道者論?”王清明和林黛玉都沒有去關注薛寶钗又一次的不請自來,而是徑直的開始了上一次的讨論。
“請講。”林黛玉并沒有說明自己是否有接觸過,隻是讓王清明直接的表明自己的話語。
“典籍記載:‘旅泊道者一日坐多寶塔下,方與諸子論聚沙成佛之旨。有客坐旁,氣色艴然,犯坐而出,曰:吾儒聖經一章,其中格緻誠正,修齊治平八條,乃也門之大綱領,佛家竊去前一半,作明心見性工夫,而将後一半抛了,陷為無父無君之人。此某所以素抱不平,欲排之而不暇,今子又誇诩成佛之理,以張大其門庭,得無重欺吾人乎!’”
“道者欣然而笑曰:聖經八條工夫,前半佛家竊得去,後半抛得下。而子儒者,反竊不去抛不下?竊不去所以利欲擾其心,軒冕累其志,抛不下,所以不自信作佛,甘作闡提人,亦無怪其然也。坐!吾試語汝。以儒佛各具八條之理,異而同,同而異,未可入主出奴,作矮人觀場之見也。”
“夫儒所謂格物者,格事物之物;緻知,緻見聞覺知之知;誠意,誠意根之意正心,正虛妄生滅之心,修身,則修四大之身;齊家,則齊一己之家;治國,則治一區之國;平天下,則平率土之天下。此内聖外王之學,孔子治世聖人,化導人類,設教不得不然了。八者備而後真儒,否則優孟之衣冠而已。”
“夫佛所謂格物者,格轉物為己之物,緻知者,緻般若無知之知;誠意者,誠意識本空,全體妙觀察智之意;正心者,正本有常住之真心;修身,則修幻身即法之身;齊家,則齊三界之家;治國,則治三千大千之國;平天下,則平盡法界虛空界,極十方三世微塵刹土之天下。”
“此乃盡理盡性之學,釋迦世出世大聖人,普按三根及最上乘大根器,設教廣大精微如此。苟學佛而不能入此法大門,雖不滞于人天,亦必堕天小乘。若一儒較量,則佛教之淺淺,已為名教之深深,更興竊前抛後之論,而欲排之,是徒漲其亦而昧其本也。所雲無君父者,得無謂其剃發毀形,辭親離黨,高蹈物表乎?良由不知方外之教,而以方内求之,誤矣!故古人有言,事君以治一國,未若弘道以濟萬邦;事親以成一家,未若弘道以濟三界。且被袈裟,振錫杖,飲清流,詠般若,雖公王之服,八珍之膳,铿锵之聲,炜烨之色,不與易也。以此觀之,所重者在經而不在彼耳。”
“客于量釋然悟曰:某溺名相,苟不遇子,幾空度一生,焉和佛法庭定廣大深遠若此者乎!而今而後更不敢輕議乎佛矣!乃再拜而去。良久,問侍僧曰:适來夢語哆啝,道個其麼?侍們無對,道者亦嗒然忘言。”
“佛家、儒家如此一比較,境界自然明了,仁者、智者是有差異的,其不知妙玉或以佛道。”林黛玉因為她父親的原因,卻是更加的喜歡與儒學的,但是前些時日與王清明的論道,雖是被王清明以佛理所折服,但是林黛玉卻是一直都覺得儒學才是為世人所明悟的聖人之說,于是今日,王清明便是以此故事來點醒于林黛玉。
“況且到了現今的儒家學說早已是捐棄了自己最初的觀點,不斷的成為了一門的佛道儒三家合一的儒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