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大宋武夫

第一百二十七節呼家将演義大綱

大宋武夫 引弓 3804 2024-01-31 01:13

  待張彥橘和折月岚走後,呼延庚心裡很欣慰,組織、行政、軍隊三大塊,自己抓總并主管軍隊,折月岚管理着組織,張彥橘和趙伯臻管行政,那黨政軍的三角支撐就成形了,這個實體無論如何不會散掉。

  下面該調整軍隊的組織架構了。呼延庚将《華北治安站》翻了出來,裡面有八路軍組織結構的附表,呼延庚依照這個附表,再根據在宋朝的實際經驗,畫出了北洋軍……咳咳……紅巾軍的組織結構圖。

  他以張憲為行軍司馬,相當于總參謀長。别看張憲從小習武,但他老爹張所是進士,張憲自幼發蒙,就是為考文進士培養的,可謂文武雙全,在另一個時空,張憲的戰績也保證他能幹好參謀長的活。

  以高鹭為行軍長史,相當于是秘書長。

  自定親以後,高鹭從不和呼延庚接近,對呼延庚不假辭色。談完事情,她就和張憲一同告辭了。

  呼延庚目送着張憲走出去,心中在想,不知道張憲會找誰來擔任作戰部長、情報部長。他想了幾個人選,都感覺不合适,這時,淩振帶着魏定國、武柏六、黃阿慶按照呼延庚的吩咐到來。

  呼延庚暫且把參謀部的事情放下,和他們四人商議軍工和民用産品的研發和生産。

  經過這麼久的磨合,呼延庚發現淩振和魏定國與他們的外号完全不相符。淩振号稱震天雷,隻是因為他專管号炮,其實他對所謂彈道學之類全無概念,他擅長的,是從實測中發現器械的使用方法,并用訓練将這些方法教授給士兵。

  因此淩振現在就被調到張憲手下,專門負責編寫各種器械的訓練手冊。

  魏定國人稱“神火将軍”,但他卻并不擅長在戰陣中使用火箭,至少不比他人更強。魏定國所喜歡的,卻是研究火藥的配比,研磨火藥的工藝,引信的工藝。因此魏定國轉而負責具體器械的生産。

  而武柏六編輯過《齒輪書藏》,他本身對“制器之學”非常感興趣,願意自己鑽研,那就讓他繼續鑽研吧。

  黃阿慶是鑄鐘匠人出身,對煉鐵和鑄炮倒是一往情深,他才是負責生産技術改進的最佳人選。

  先和他們談完了工作分派,呼延庚取出一份命令來,授予武柏六和黃阿慶正九品上的官階。他現在是藩鎮,已經有權直接授予七品以下的官階,再報朝廷認可即可。

  “在我這裡,加官進爵有三條路,軍功論官,稅功論官,技工論官。”軍功不必說了,稅功就是交的稅多,技工論爵,就相當于工程師評職稱。

  宋代還是個官本位社會,呼延庚也沒打算和整個社會大環境硬抗。即使在另一個時空,到了二十一世紀,官本位不照樣大有市場。

  所以呼延庚還是采用舊瓶裝新酒的方法,暫時借用七品以下的武臣官階,作為最基礎的升遷和賞功路徑。反正宋朝官階等級多,七、八、九三品級一共有将近三十級,足夠大家升遷所用。

  “舊式火箭,鋸杆、上漆、粘羽等等太過麻煩,要盡快将鐵杆火箭制造出來。”全鐵杆的火箭其實有技術基礎,宋代有就不用一根羽毛,隻用鐵片做尾翼的的弩箭。

  “火箭還是太過昂貴,除了虎蹲炮,其他身管火炮也要加快研發。”

  “銅太貴,争取早日制成镔鐵炮。”“打制一批鐵農具,常平司将購買這批農具,按分期付款的形式,賣到各個都保。”

  “今年春耕開始,要全面使用鐵犁。”

  呼延庚說了很多,最後歸根結底一句話:“我們需要更多的鐵和镔鐵。”

  “當然,我們還需要更多的糧食,通知公孫道長那邊,讓他給我把會煉丹的道士都集中起來,我要訓話。”

  呼延庚和大家說着說着就忘了,面前這幾人隻是管軍工的,卻不負責民用生産。

  在被武柏六提醒之後,呼延庚尴尬的笑了笑:“今天就到這吧,民事生産的事情,我再找張運使說。”

  這幾人走了之後,呼延庚沒有急着去找張彥橘,而是王貫清跟着他來到了書房。

  “俊升,東海書社辦得怎麼樣啊。”呼延庚明知故問。

  “來的士人挺少的。”

  “秀才呢?”

  “若是秀才,他們志在考學,東海書社無助于科舉,故而秀才也不來。”

  “不要把眼光局限在讀書人,就是街面上的販夫走卒,隻要願意讀書的,都可以收進來。”

  王貫清心中有些不情願,但他還是答道:“是。”

  “這幾天,你把東海書社的人都找來,給我寫些東西。”

  “些什麼。”

  呼延庚給了王貫清一張紙,王貫清接過來一看,是《呼家将演義大綱》。

  第一行寫的是:呼家将,熱皿的主角。

  王貫清道:“将主,你可一點都不熱皿呀。”

  呼延庚道:“評話嘛,看下去,看下去,我家從後唐年間,淄州馬步軍都指揮使呼延綜就為國效力,一代代傳下來,總有熱皿的嘛。先看下去。”

  王貫清依言看下去。

  妻妾:小女孩,長腿妹,姐妹,英武女子,賢淑女子……交叉組合。

  出身高貴的仕女:花瓶,政治聯姻的工具

  賢明的太後:皇帝身邊的智囊,關鍵時刻幫助主角度過難關。

  楊家将:忠勇衛國,對時政不感興趣的大将,被主角提拔

  折家将:懷才不遇,玩世不恭的大将,被主角提拔。

  高家将:被主角影響洗心革面的官二代

  鄭家将:力大無窮的猛将。

  石家将:無心為國,隻顧自己榮華富貴,欺男霸女的纨绔子弟,最終走上賣國的道路

  文官:學識淵博的後勤幕僚

  小人物:義字當頭

  番邦人物劉某某:仰慕中華風物,棄暗投明,為中原效力

  太監一:皇帝的忠仆,總在合适的時間幫到主角

  太監二:小人,和奸臣勾結,陷害主角,賣國,給大軍使絆子。

  潘太師:反角之首,大奸臣。

  趙桧:被奪爵的宗室,陰險小人,潘太師的走狗,遼國的奸細。

  趙王爺:監軍,皇叔,皇弟,自以為聰明的白癡,喜歡藝術和财富,好面子情緒化,喜歡以土地換和平,量中華之物力

  老臣某某:士大夫階層政治老油條,有心救國,更在乎權利和小團體利益,注定是無法适應新時代的人物

  趙國公:宗室領軍,敗仗的直接責任人

  耶律某某:遼國大将,特别能打,隻怕呼家将。

  蕭某某:遼國大将,被呼家将陣斬。以上兩角色可以互換。

  ……

  王貫清看完提綱,問道:“将主這是要編家史?”

  “不是家史,而是評話。将我呼家為國打的勝仗用評書的講給老百姓聽,提振百姓的士氣。”

  王貫清又看了看大綱:“将主這大綱編得精彩,學生一定盡快将話本寫出來。”

  “不,你不要自己寫,而是找十個讀書人,各寫一部?”

  “一共有十部?”

  “對呀,從北漢初年呼延綜驅逐契丹,到呼延贊随世宗、太祖太宗收複太原,再到呼延守勇、呼延守信兄弟立功檀淵……直到本将守汴梁,當然要寫十部。”

  “那……豈不是要直呼各位老大人名号。”

  “本将不在乎。”

  “那涉及到當朝諸将呢?比如劉都護,劉承宣,老種、小種節度。”

  “照實寫就是了,本将不搶劉锜的功勞。”呼延庚沉吟着,現在指着劉延慶劉光世的鼻子罵,好像也不太好,“敗仗之類,要避諱的,把主将換成姓趙,比如虛構一個趙延慶。”

  “趙王爺,趙國公,就是起這個作用的吧,敗仗都是趙家人打的,勝仗都是呼家将打的。”王貫清忍不住了,隐隐諷刺了一句。

  呼延庚仿佛沒聽出來:“說得好,就這麼寫。”

  王貫清繼續看大綱:“趙桧又是誰?若是虛構人物,又為什麼一定姓趙名桧?”

  “你别管,本将喜歡。”

  “将主這個大綱,各色人等都有了,說書先生們一定愛講,隻是,女子太多了些。”

  “女人多,老百姓喜歡看。”

  “好吧。”王貫清又問了些細節。

  呼延庚一一回答了他,随後說道:“寫成之後,将這些書稿送給說書先生們去講,讓各個茶館,給作者分成,每一杯茶分五文錢。”

  和王貫清聊過之後,已經是下午未時,這時代的人大多吃兩餐,但呼延庚一直保持着三餐的習慣,到現在他還沒吃午飯,于是便去找黛絹要些吃食。

  剛吃完午飯,張憲又找上門來,他已經按照呼延庚給他的規劃,寫了一個整軍的條陳。

  在曆次戰鬥以來,體現出呼延庚所部的兩個最大的弱點:一是沒有謀略,二是兵力不足。接着他開始說如何解決兵力不足的問題。

  “日常團練廂下轄五個指揮,遇戰事需要保甲兵參戰的,則各廂擴編到十個指揮,與正軍混編。”

  “十個指揮,正軍和保甲兵如何配比?”

  “正軍原有的五個指揮,各抽出一個都,然後補入一個都的保甲兵,正軍與保甲兵配比是四比一。相對的,另五個指揮,正軍與保甲兵配比是一比四。”

  “我軍目前十一個團練廂,如果每廂十個指揮,則可以迅速拉起五萬人的大軍。”

  呼延庚點了點頭,這才有點快速動員的樣子。

  “我們北洋軍……”

  “住口!”張憲剛開了個頭,呼延庚厲聲喝止,“軍紀中先加一條,以後以紅巾軍自稱,嚴禁自稱北洋軍,初犯者打十軍棍,累犯開除。”

  求收藏、求評論、求打賞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