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就問得非常的露骨了,大家都變了臉色,不敢接話。
吳三桂卻笑笑道:“我知道大家在想什麼,其實大家心裡都明白如今和過去不一樣了。早兩年的朝廷,已經漸漸地指揮不動天下的軍鎮了,為什麼?因為朝廷沒錢!但如今的朝廷呢?你看左良玉,朝廷讓他解甲歸田,他就真的隻能解甲歸田了。為什麼?因為如今的朝廷又有錢,又有兵。可是這錢,這兵,其實都是哪裡來的?所以說,如今的大明朝,還是那個大明朝嗎?如今,說起來是大明中興……可就是光武中興,興起來的還是以前的那個大漢嗎?”
“大帥……”何進忠道,“您的意思是,如今您打算前出到臨汾,是為了向新……新聖人表個忠心?”
何進忠原本想說新的天子,但是又覺得這意思似乎不對,便又變出了這麼個新聖人來了。
“說的是。”吳三桂到也不否認,“如今我們關甯軍地盤太小,光靠自己是不行的,不歸附于朝廷,還能如何?左良玉把手下的兵當做豬娃買了,換了不少錢,還有一個島,據說盛産銅礦,如今他們家老老實實的當富家翁去了。隻是某家卻還沒有老到隻想當個富家翁,還想要奔個更大的前程。而且左良玉倒是自己去當富家翁,可他麾下的将官們呢?一部分去模範軍的學校學習,學完了再出來任用。呵呵,模範軍自成體系,他們直接去當軍官,誰能服他們?去學習,我聽說至少要學兩年到三年。如今這天下的局面,兩三年後,誰知道又是怎樣一副樣子?另一部分,便轉到各地,當個鎮守地方的小官,上面有文官壓着,靠着幾個死錢過日子。還有一些幹脆跟着左良玉,去當島主。就算某家真的想要弄個大島,去海外稱王,諸君如今也才剛剛做到總兵副将,難道就想着要和某家去南洋當島主?”
這話卻讓大家都笑了起來。吳三桂卻又說道:“要說風陵渡确實是個好地方,依靠着黃河天險,隻要我們提前将渡口上的渡船收集起來,那些建胬還能插上翅膀飛過來不成?隻是若是諸位是那多爾衮,你們會往風陵渡這邊過來?況且,你們覺得這入寇的建胬有多強的攻堅的本事呢?”
“建胬攻堅全靠圍困。”何進忠道,“比如當年大淩河,錦州,都是靠長期圍困,一直圍到城裡沒糧食了才能拿下。如今他們占據了錦州,有了自己鑄造大炮的本事。隻是末将覺得,敵軍遠行數千裡,是不可能帶着大炮的。若是帶着大炮,他們現在隻怕還在蒙古那裡呢。若是沒有大炮,建胬的攻堅的本事,和大淩河那會兒又能有什麼區别呢?”
吳三桂贊道:“何總兵說得好,我們也許野戰打不過建胬,但是若是說守城,隻要那座城池稍微像樣點,再加上有足夠的糧食,那就絕不是建胬短時間能攻下來的。建胬遠來,也無法長期圍困我們。所以,我覺得我們若是現在能結束潼關之戰,大可揮軍北上,占據平陽,以抵抗建胬。平陽山河環繞,易守難攻,乃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州治所在,是一座大城,可以容納不少兵馬。我軍若是搶先占據了這座城池,建胬便不能繼續南下,算起了也是更大的功勞。風險其實也不大。”
“大帥,那我們為什麼不再向前一點,直接到太原去?”夏登仕又問道。
“到太原去,路要多不少,我們未必就一定能搶到建胬前面。而且,我們真的到了太原,那多爾衮就真的搶不到多少東西了。那他可真的要和我們拼命的。而且,諸位,一般來說,入寇的建胬什麼時候戰鬥力最弱?”
“應該是搶足了東西,開始撤退的時候吧?”何進忠道,“那時候,他們一個個都急着回去,誰還想打仗?曆次建胬入寇,我大明的軍隊也都是在敵軍撤退的時候才能跟在後面,我大明和建胬作戰,獲得的斬首,很多都是在這個時候得到的。”
吳三桂點點頭道:“我們若是在太原堵住建胬,建胬搶不到太多東西,就算最後要撤走,帶的東西不多,能動用的後衛力量就更強,我們若是跟出去,被他們反打一家夥的可能性倒是更大。所以,我覺得,平陽相對來說,更好一些。你們看如何?”
……
不過田建秀卻不知怎麼的突然又猶豫了起來,又拖了兩日才帶着手下四千來人投了降。吳三桂細細查看了一下田建秀的兵,見田建秀的兵大多是真的好些天沒吃飽了,再一問,才知道,田建秀的兵已經斷糧了好幾天了。田建秀投降後,吳三桂留下兩千人守住潼關,又将田建秀手下的兵打散了,大多充當輔兵。然後便帶着大軍,一路向北,一直到了平陽。卻說平陽城在前一段時間也曾經被李自成拿下過,那平陽知府原本想要抹脖子,但又怕疼,想要上吊,卻又擔心死後舌頭伸出來,頗為不美,最後猶豫間便被李自成抓到了,然後,便毫不猶豫的投降了李自成。然後被李自成繼續留用。可沒想到李自成不中用,打下了北京沒多久便被趕了出來。李自成一敗,這位知府大人立刻又反正,隻是朝廷雖然寬赦了像姜瓖這樣的有兵的軍頭,但對于附逆的文官,卻并沒有這樣的既往不咎。這為知府雖然反正了,但卻還是被革了職,而他的位子便落到了馬士英的妹夫楊文骢的手裡。
楊文骢是舉人出身,本來并不能直接授一方知府之職,但馬士英卻以楊文骢當年曾經參加過貴陽守衛戰,“有戰守之才”為名,将自己的妹夫推到了這個位子上。這平陽在這時候,并不算是什麼好地方,其實馬士英把自己的妹夫丢過去,也不過是讓他鍍鍍金,有些資曆了,後面便好用罷了。卻不想楊文骢剛上任沒多久,就遇到了建胬入寇。馬士英有意讓楊文骢在家裡裝病躲一躲,等建胬退了,再去上任。卻不想,這楊文骢知道了建胬入寇的消息之後,不但不怕,反而說:“文骢自幼讀聖賢書,所學何事?安有見賊寇而退避之理?”便不顧旁人勸阻,隻帶了長子楊鼎卿以及幾個親随便到平陽來上了任。
(楊文骢便是《桃花扇》中提到的那個楊龍友。此人是明末最為著名的畫家,也是複社最初的社員之一。鼎革之時,楊文骢以佥都禦史的身份擔任鄭鴻奎的監軍,鄭鴻奎兵敗後,南京陷落,百官俱降,楊文骢退往蘇州,毀家纾難,組織義軍,堅持抗清。清軍派人招降,文骢斬殺使者,以示決心。後來唐王登基,文骢投奔唐王,繼續抗清。後來清軍圍攻衢州,楊文骢帥軍并全家三十餘人前往增援,兵敗被俘,不屈而死。阖家三十二人殉難,可謂滿門忠烈。隻是因為他是馬士英的妹夫,便被東林黨人诋毀。《桃花扇》中不說他抗清殉國,卻說他棄官而逃。實在是大大的不公。)
楊文骢到任之後,立刻便整頓城防,隻是這平陽城中,如今所剩人口不多,又聽說建胬逼近,一夕數驚,甚至就連官衙中的衙役也多有逃亡。更不要說組織義軍什麼的了,楊文骢忙得頭發都白了不少,卻才勉強組織起三百餘人,準備守城。
楊文骢自然知道這三百來人是守不住平陽的,便也做好了取義成仁的準備。卻不想,吳三桂帶着大軍趕在清軍之前,到了平陽。楊文骢自然是大喜過望,趕忙親自出城向迎,将吳三桂的大軍請入了平陽。
吳三桂與楊文骢見了禮,便在知府衙門中商量起了如今的局勢。楊文骢便拱手道:“要說打仗,吳帥身經百戰,非下官能比,這守城的事情,自然是一切都聽大帥的。大帥要是有用得着下官的地方,隻管下令。下官百死不辭。”
吳三桂見這楊文骢如此的上道,卻也很是高興。要知道,我大明的地方官看不起武将,喜歡胡亂幹預指揮,乃是多年的惡習。而楊文骢又頗有背景,是首輔的妹夫,又是安平王世子的朋友。若是他也有這毛病,卻也讓人頭疼。便也笑道:“豈敢豈敢,末将隻有一事,如今卻需要有勞大人。末将一路過來,見鄉間尚有村寨人口。末将一來擔心,等建胬來了,這些人會被建胬擄走,二來又擔心建胬到時候會驅趕這些人攻城。楊大人,這些人也是天子的赤子,如何能看着他們落入這樣的境地?隻是若是将他們全都收入城中,末将帶的糧食卻又不多,若是建胬圍城,卻難以支撐。所以末将覺得,大人不如下令,讓他們先行向南邊避讓。末将可以派人護送他們躲到黃河以南去。等到建胬退了,再讓他們回鄉也不遲。”
楊文骢想了想,又問道:“大帥說的很是,隻是這些百姓,離了家鄉,到了河南,可有糧食吃?”
吳三桂笑道:“這卻不用擔心,此前三桂在那裡攻擊潼關,屯下了不少軍糧,而且那裡有黃河水運,調運糧草也相對方便。大人不用擔心。”
楊文骢想了想,便道:“如此,下官便全力配合大帥!”
兩人又交談了一會兒,吳三桂便起身告辭,說是要到軍中去安排防守的事情。楊文骢便起身送将出來。吳三桂出了門,朝着楊文骢又拱了拱手,便上了馬,帶着百來個騎兵走了。
進了軍營,吳三桂便命人将自己的心腹孫文煥找來,對他說:“你安排人去和安平王的商行聯系一下,便說我這裡有一批人口,問他們要是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