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方人傳:江湖路

第四十七章 皆王臣

方人傳:江湖路 天作崖 2748 2024-01-31 01:15

  十五日過後,補充完物資的船隊,便再一次的揚起了巨帆,起航了。

  在這十五日之中,并未發生類似于上幾次登陸的事件。

  船隊僅僅隻是與舊港的商戶,開展了貿易,或是交換了各方所需之物。

  另外,按照慣例,船上的一些船員也是對着舊港的山形地貌,做了測量。
對此處的人口,做了記錄,僅此而已。

  總的來說,一切事物進展的還算順利。

  但這十五日之中,也發生了一件小插曲。

  一位名叫施進卿的舊港當地頭目,曾在船隊抵達舊港的第三日,乞求面見鄭大人。

  他哭訴着當地的海盜異常猖獗,緻使名不聊生,商無可貿,更導緻了來往的衆多西域波斯船隻,遭受劫掠。

  不僅如此,此人還表示當地百姓早就希望能歸順故國。
所以,他們乞求鄭大人能出兵鏟除海盜,好讓當地居民能實現歸國的舊夢。

  對于施進卿的這番話,船上的許多将士包裹士卒們皆是感同身受,恨不得立即出兵。

  然而,這一次,鄭大人卻是以‘時機未到’這四個字,按捺下了衆将士們心中的怒火。

  事實上,所有人都不明白,為何鄭大人會一而再,再而三的放任這些海盜。

  在爪哇國面對那些連夜出逃的商船,鄭大人明知對方有詐,卻下令不追。

  今日也是,将士們士氣高昂,正是出擊的最好時機。
可鄭大人卻依舊是不為所動。

  這其中,隻有極少數人知道,鄭大人之所以選擇按兵不動,定是在等在着一些事,在謀劃着一些事……..

  ……….

  ……

  永樂四年,三月初九。

  船隊抵達滿剌加國。

  國王見大明王師來此,便攜群臣相迎。

  在這之後,在兩國商定了貿易,并舉行了隆重的冊封典禮後,國王便表示願意向大明朝稱臣進貢。

  不僅如此,鄭大人還答應了這國王的另一個請求。
同意其帶上十餘家眷臣子前往大明朝,一睹天朝上國的風采,并學習大明的先進文化。

  事實上,鄭和很清楚這些人的心中所想。

  他知道這國王想去朝見聖上的目的,無非是想我朝多多贈禮罷了。

  但他還是同意了。

  因為他知道,當今的聖上,希望見到自己君臨天下,禦臨萬方,以及際天極地皆王臣的那一幕…….

  ………..

  ……

  永樂四年,五月初五。

  船隊抵達蘇門答臘國。

  同樣的,當得知天朝來此,當地的國王也表示願意進貢大明朝。

  而且,這國王同樣也是親率了十餘人,加入了船隊,想要面見聖上,一睹天朝的盛世之景。

  施無為一開始對于這些國王,想要拜見皇帝的心,很不理解。

  直到墨長空向其解釋了其中的緣由之後,他才恍然大悟。

  原來我朝在接受了香料,珍奇等貢物之後,皆按“賞賜厚宜”的原則予以賞賜。
賞賜物與貢品之間的差價,都是在一至二十倍左右。

  比如,胡椒在蘇門答臘的價格,每百斤約值一兩。
但若是作為貢品,我朝一律給于百斤二十兩的賞賜。

  正是因為如此大的獎賞之下,這些國王才會願意俯首稱臣……

  …………

  ……

  永樂四年,九月。

  月光下的施無為幾人,正摸着黑,行走在一片,山地之中。

  此處的山地與其他海島上的山地,有着許多的不同。

  因為以往幾人看見的海島,植被樹木多,且茂盛,很是密集。

  但此處的山林,更像是草原與樹林的結合。

  時而會隆起一片光秃秃的草原,時而又會是一片低矮且稀疏的樹林。

  而此時的施無為五人,正開始進入了一處樹林。

  身外的樹木大多兩人多高,枝葉纖細,根莖亦并不粗壯。

  擡頭望去,頭頂上方的彎月依舊是清晰可見。

  一身白袍的蘇無轼,一邊走着,一邊抱怨道“這錫蘭山國到底在何處?
我們幾人少說也已是走了二三裡路了,怎麼連個錫蘭人的人影,都是沒見着”。

  是的,幾人所處的這片局域,正是一處名為錫蘭山的地方。

  據鄭大人所說,向北翻過了這座山,便是那所謂的錫蘭國,也就是幾人此行的目的。

  隻不過,由于爪哇島上所發生的襲擊一事,此次出使或是打探錫蘭國的重任,便是落在了他們江湖中人的頭上。

  此次行動,除了先前死去的那位儒宗弟子以及趙風亮,還有金錢幫幫主沒來之外,其餘的一百零五位修行者,皆是奉旨出行。

  永遠是一身破舊灰色僧衣的小和尚見蘇無轼又是念叨了一路,終于是忍不住,開口道“蘇師侄啊,師傅說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你就不能耐心一點嗎?
”。

  蘇無轼見自己竟然又是被小和尚說教了一番,于是便嘴硬道“我就是不能!

”。

  與蘇無轼此刻這般毫無防備相比,施無為的心中,卻早已是陰影朦胧。

  因為,自從有了上一次在海島上遭遇了八人圍攻之後,他總覺的金劍南不會善罷甘休。

  雖然他本人此次并未前來,但其幫中的青龍堂堂主,與那位嵩山劍叟,卻是一同前來了。

  僅僅是這兩位,就已經足夠令他們幾人頭疼的了。
更不用說他金劍南定是說服了更多的江湖人士,來對他們進行攻擊。

  所以,施無為這一路之上,一直都很擔心。

  正所謂敵在暗,我在明。

  他不知曉到底有多少人會被金劍南說服,他不知道幾人前方的道路,到底會是怎樣的一副局面…..

  兩個時辰過後,時至醜時,是黑意最濃,月光最亮之時。

  而在翻過了幾座大山,再一次進入了一片樹林之後,就見這蘇無轼聳着肩,有氣無力地說道“啊啊…怎麼還沒到啊,我們不會是走錯了吧!

”。

  其實這點路,對于修為早已達二品中階的蘇無轼來說,幾乎是小事一樁。

  隻不過,他的心,有點累,罷了。

  此刻的小和尚也覺得這一行路,走的确實是有些漫長了。

  所以,他并沒有再次出聲,對蘇無轼進行說教。

  可是,就在一行之中的兩位女子,都覺得有些疲倦之時,遠處的一聲類似于物體落地的聲音,卻是讓衆人,提高了警惕。

  “什麼聲音?
”。
施無為警覺道。

  他心中本就有所顧慮,擔心會遇到那些人。

  所以,他對于身旁的風吹草動之聲,是格外的注意。

  “上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嗎?
”。

  然而,蘇無轼卻并不像施無為這般謹慎。
隻見他說完,便走向了聲音發出之地。

  片刻之後,當蘇無轼看清了那動靜是何物發出之時,就聽他大驚道“….這…這…這不是….”。

  ……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