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7章 有手藝(三更)
“而我爹呢,說實話,我這輩子跟他在一起說的話,加起來都不超過二十句。”
“十來歲之前在老楊家過,日子很苦,也沒存在感。”
“十歲之後,家裡就把我送去你家跟你爹學木工了,這些年,我都是在你家長大的。”
“也是跟你一塊兒長大的,我這一身的木工手藝,是你爹教的,我逢年過節的新衣服新鞋子,也是你娘做的。”
“我跟你也算是青梅竹馬吧,能入贅你家,我一點都不覺得丢臉,”
“相反,我覺得很開心,因為你爹娘真心待我,而我,也是真心喜歡你。”
雖然,有時候你的脾氣很不好,可我還是喜歡你。
“我爺是一家之主,我幾個叔叔都聽我爺的。”
“加之咱平時也沒跟他們結下善緣,這次的事情,估計叔叔們是不會幫咱的。”
“能幫咱的,隻有咱自個。”楊永智道。
“可咱自個……能成啥事兒啊?”陳金紅問。
“手頭原本還有六兩銀子,今個去鎮上逛了一天,又是做新衣裳又是買胭脂水粉和吃食啥的,我都花了好多。”
“現在手頭,滿打滿算就四兩銀子了,這被攆出去日子可咋過呀!”她一臉的沮喪,算着賬,如喪考妣。
楊永智道:“莫怕,我有力氣,也有手藝。”
“隻要咱倆在一起,肯吃苦頭,咱餓不死!”他道。
“那鴻兒呢?”陳金紅又問。
“你爺奶該不會是當真要霸占着咱兒子吧?那可是我生的!”她憤怒的道,聲音又要咆哮起來。
楊永智趕緊捂住陳金紅的嘴。
“咱這會子出去,肯定是要吃苦的,帶着鴻兒,孩子那麼小也要跟着咱吃苦,我可舍不得!”
“咱就先随了爺奶,讓他們卡着孩子。”
“等咱在外面賺了錢,過個一年半載的,爺奶看到咱改了,滿意了,到時候咱再去求求叔叔們說幾句好話。”
“到時候,咱還是能回來的,田地和屋子還有孩子,也會重新回到咱手裡的。”他道。
陳金紅道:“雖說我不大會照看孩子,可畢竟是我身上掉下來的肉,讓他跟着别人,我這心裡,滋味怪怪的啊……”
陳金紅說着,眼眶也紅了,有些懊惱。
原本日子過得好好的,咋就弄得這麼水火不容了呢?
楊永智握住陳金紅的手:“事情到了這一步,就不要再多想了。咱就想想,如何賺錢,隻要咱賺到錢了,就能證明自己,咱的腰杆也就硬了。”
“到那時候,咱說話在老楊家也就有份量了,我三叔家就是最好的例子。”
……
隔天,楊若晴吃過早飯,抱着駱寶寶來到隔壁娘家院子耍的時候,發現劉氏,鮑素雲,金氏,楊若蘭還有曹八妹幾個都在。
不見楊華忠這些男人們,就見這一群婦人湊在一塊兒議論着啥。
看到楊若晴抱着駱寶寶過來,劉氏趕緊朝楊若晴這招手,并一臉興奮的道:“晴兒快來,陳金紅那個讨厭鬼總算被攆出了咱老楊家呢!”
“啊?”
楊若晴訝了下,猜到了譚氏容不下陳金紅,會将之攆出去。
但沒想到會這麼雷厲風行!
“姐,你過去跟嬸子她們說話吧,我和小朵帶寶寶去村口看戲台子。”
小花走了過來,貼心的道。
楊若晴點點頭,将駱寶寶放心交給了小花小朵姐妹倆,自己則來到了桌邊。
“到底啥情況啊?說詳細點兒。”她道。
劉氏一臉興奮的道:“你奶呀,這回真是拿出大魄力來了呢,把你永智和金紅一塊兒趕出了咱老楊家。”
“哎呀呀,之前看你奶跟金紅那麼要好,我還以為你奶會因為鴻兒破例呢。”
“哈哈哈,沒有,你奶呀,總算辦了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呢!”
聽完劉氏的話,楊若晴眨巴了幾下眼。
目光落在楊若蘭和曹八妹的身上:“當真?”
楊若蘭點頭:“是真的,他們兩個天麻麻亮就走了,三嫂哭哭啼啼的。”
楊若晴道:“三哥咋也走了呢?那鴻兒呢?”
楊若蘭道:“聽說原本隻是驅逐陳氏,三哥許是顧念夫妻之情吧,跟着她一起走了。”
“至于鴻兒,還留在爺奶那邊。”
“兩口子走了,留下一個幾個月大的娃娃,這算個啥事兒啊?往後誰來照料?”楊若晴又問。
曹八妹道:“娘來照料。”
“啥?又是大媽啊?”
“嗯,這也是娘的意思。”曹八妹道。
“福兒過了年,也兩歲了。娘的意思是她能拉扯,爺奶也沒攔着,說當初大哥和永進,中間也就隔了兩歲,也是娘一個人帶的。”曹八妹道。
聽到這話,楊若晴也不好再說啥。
鴻兒是大媽的親孫子,大媽估計也樂意帶,說到底,這都是大房的事。
“那三哥他們都帶了些什麼東西走啊?”她忍不住好奇。
劉氏道:“他們能有啥東西可帶?吃的住的穿的用的,不都是咱老楊家給他們添置的嘛!”
“你奶呀,就讓他們帶了兩套換洗的衣裳走了,哈哈,說錯啦,還讓陳金紅帶着一籮筐的眼淚走了。”
堂屋裡,也就劉氏一個人在那開心得手舞足蹈。
其他人,都沒誰笑。
這種事兒,沒啥好笑的。
相反,孫氏還輕歎了口氣。
“要是好好的過日子,該多好?鴻兒那孩子,也怪可憐的。”婦人道。
“往後咱們各家,也都盡量多幫襯着晴兒大媽一把吧,她一個人帶着兩孩子,不容易。”
除了劉氏,其他人都紛紛點頭,表示贊同孫氏的話。
楊若晴也是暗暗點頭。
在她看來,譚氏應該就是不爽陳金紅。
三哥要護,譚氏就把三哥一塊兒惱上了。
而老楊頭,把三哥他們攆出去,其實不是真正要趕盡殺絕讓他們兩口子和鴻兒從此真的骨肉分離。
而是,想要讓三哥他們出去吃吃苦頭,磨砺磨砺。
老兩口的用意,不一樣。
至于鴻兒放在家裡,擱在這古代是罕見事兒,擱在現代,比比皆是。
小兩口孩子一滿月就放在家裡,夫妻兩個一起去外面打工,就是這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