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生子當如孫仲謀
董進才跳起來,想要捂住對方的嘴巴,可惜,恐懼令他全身哆嗦,一點力氣也使不出來,他不知道自己的這些私密事,對方怎麼會知道,還知道的如此清楚,一點猜測的臆想都沒有,就像他親眼看到的一般……
「崔根!」董進才氣急敗壞地低吼了一聲,「你有完沒完?」
「呵呵呵呵」崔根輕聲歡笑。對,來人就是崔根,冒頓的漢人謀士,當年,他為了配合冒頓爭奪大黑山馬場,曾悄悄潛入巨榮,和董進才合作了一次,不過,那一回,董進才假裝不知情,都是他的謀士幫著辦的。可惜錢雋太鬼,覺察出不對勁,迅速轉移了家眷,還布下落網,把他在巨榮收買的武士,以及董進才控制的幾個元神門武士悉數消滅,並且,錢雋還在大黑山,重創冒頓,害的他們不得不退回到北漠草原,過了十多年的苦日子,這一回,他們卧薪嘗膽,終於又準備好了,董進才這一個得力的助手,如何能不利用利用呢?
董進才像隻癩皮狗一般,頹喪地坐在椅子上:「你說吧,到底想要我做什麼?我可告訴你,不是什麼事兒我都會幹的。」
「自然也是對你有利的事情。」崔根收起嬉皮笑臉的模樣,臉上顯現出狠厲和陰鶩,「我們大王,準備這幾天就對乎倫兒下手,我要你配合一下,江南那邊,無論如何要把錢雋那廝拖住,不許他有機會去北疆。」
「北疆不是有他安插的兩個大將嗎?」
「放心,那兩人,昔日或許是隻老虎,現在,好吃好喝已經把他們養肥了,一隻肥嘟嘟跑不動的老虎,還有威力嗎?呿!」
「你錯了,北疆的關琳琅和林立虎,很得錢雋的信任,絕不會那麼稀鬆無能。」
「這個你就別管了,反正,經過十幾年的養精蓄銳,我已經有把握一舉殲滅乎倫兒部,你隻要拖住錢雋就行。我告訴你,我們若是在北邊成事,這裡也會壓力小些,你們那個老皇帝,一時半會兒顧不上收拾你,說不定還會聽信蠱惑,給你什麼好處和甜頭的。」
董進才不說話,從政近三十年,他也早就體會到了,他這號人,最擅長的便是渾水摸魚,越是國難當頭,對他越是有利。
拖住錢雋,這很容易,但他決不能隻付出而不索取。
崔根似乎也看穿了董進才的心思,但他既不能為其加官封爵,又沒法給他財富——這些年,他們為了備戰,國庫極度空虛,還指望滅了乎倫兒,在那片富庶的草原上,好好過個那達慕節呢。
「董大人,我隻能給你許諾,滅了乎倫兒,你要什麼我們大王就能給你什麼,這些年,和巨榮的邊貿把乎倫兒養得比肥牛都有錢,他的王庭裡,金子做地,銀子建房,寶石鋪路,奇珍異寶多不勝數,比你們的永昌帝還要有錢。」
董進才拋過來一個諷刺的微笑。
崔根一陣惱怒,臉上卻毫無羞慚,他投敵叛國,出賣民族,在異族環視的環境裡生活,早就把尊嚴和面子拋到了九霄雲外,哪裡還有什麼丟人不丟人的概念?
「董大人,我告訴你,你不配合,我就把你妹妹是身份公布出來——」
「你敢!」不等崔根說完,董進才就跳了起來,憤怒地嘶吼了一聲。
「別生氣,小心外面的人聽見了。」崔根安撫地兩手下壓,「董大人,我是說,如果,我想,你肯定會配合的,這不會讓你損失什麼,但卻極大的幫助了我們,我們大王,也是恩怨分明的,他不會忘了你的功勞,一定會重重酬謝的。」
看董進才依然呼哧呼哧地坐在那裡喘粗氣,崔根一笑:「我想,董大人肯定會有一個令人滿意的選擇,我們大王反正也不怕你做什麼,倒是你,做了那麼多的錯事,這個時候,該如何選擇,嘿嘿。」
董進才沮喪之極,的確,他沒有別的選擇,若是崔根透出一絲風聲,皇上立刻就會想到錢灝瑥太子死的真相,那就不是他死的問題,他們董家,九族之內別想有活口。
再糊塗的皇帝,也不會容忍有人害死自己親生兒子,尤其是一手培養的接班人,何況永昌帝隻是某個地方糊塗,有的方面,還十分精明。
崔根叮嚀了董進才幾句,便行禮告辭,大搖大擺的走了,留下他一個人坐在那裡,如泥塑木雕。
盯著董府大門的人,發現了崔根這個面貌都遮擋了大半的可疑來訪著,卻在進一步跟蹤時,被甩脫了,消息報給鄭再新,他立刻讓人全城搜索,卻再也沒找到線索,他很自責,把這個情況,寫進了給錢雋的報告裡,送了出去。
一轉眼,便是正月十六,年節算是徹底過去,高門富戶的主婦們開始指揮丫鬟婆子把房間裡擺設的屏風、花瓶、字畫等收起來,包括一些價值昂貴珍稀的衣服、帳幔等,沒有客人登門,廚房的用具也大大縮減,盆盤碗盞也要入庫,她們的忙碌,不亞於年前做準備的時候。文謹能比別的主婦好那麼一點兒,是對幾個得力的管家婆比較信任,吩咐下去,春明夏陽她們就會幹得很好,她輕鬆不少。
朝廷的官員們,都準備好了官服和烏紗帽,年節結束,朝廷開印,他們要工作了。
這天,一個身穿黃衣的驛卒,一路高呼著:「急報——,北疆急報——」進了城門都沒讓馬匹有些微的減速。
沿途的老百姓臉色都變得很難看,這樣的情景二十多年沒有出現過了,看來,北疆邊關,十分危急。
報信驛卒一騎一馬,來到午門,早有兩個太監在這裡等著,他們接了裝急報的信筒,一路小跑往皇上的上書房而去。
過節期間,朝臣也有值班的,這天剛好是董進才,他接到小太監的傳信,匆匆趕到上書房,皇上在裡面換朝服,準備升殿,外面值班的太監章護,伸手攔住了董進才,他是這兩年才崛起的皇宮內侍,剛剛接替了林長山的職務。
「董大人,請朝議殿裡等著,小的已經傳信朝中大臣,去那裡議事。」
董進才惹不起章護,氣得臉上抽筋,嘴角都歪到了臉蛋上,章護大驚:「董大人這是怎麼了?要不要傳太醫來瞧瞧?」
董進才自己掐著臉,拉扯了幾下,恢復了正常,他低聲道:「朝廷大事要緊,我這點小毛病,不算啥。」
章護對董進才翹了一下拇指:「董大人真是大忠臣!」
董進才卻覺得章護的忠臣二字咬得特別狠,實在說反話,他勉強擠出一絲笑容,擺出一副跟哭差不多的表情。
章護看得牙酸,隻好裝不經意地扭過臉,嘴裡傳話道:「皇上請你略等,沈大人、高大人、王大人馬上就到。
董進才本想在其他人之前,先進點讒言,把永昌帝的思想扭偏,沒想到讓章護擋駕,心中有氣,卻不敢表現,章護是前太子推薦給皇帝的,兒子死了,皇上心中悲憤,誰能比過一個過世的人的力量?因而,皇上這裡,章護現在是第一得寵的,沈明昀、錢雋都得靠後站。
董進才惹不起章護,滿肚子不樂意,也無可奈何。
傳信的驛卒橫穿京城,所有的大臣都知道北疆出了大事,他們自動地坐著馬車或者轎子,趕往自己的衙門,有資格上朝參政的,則聚集在午門前,很快,有太監開啟大門,傳大家進入朝議殿。
朝臣到齊了,在後宮的永昌帝也和趕來的幾個肱骨大臣小小商議了一下。皇帝的的心情十分焦躁,同時也很是沉重,北疆吃緊,巨榮的戰神錢雋卻在江南,就算一路順風,坐快船回來,然後再快馬加鞭,趕到北疆,也要二十多天,戰場上的局勢千變萬化,二十多天怎麼能耽誤得起?可現在,該讓誰帶兵支援?
聽說朝臣已經等在朝議殿了,皇帝隻好宣布上朝,幾個大臣跟在他身後,默默無語,都祈禱著出現什麼奇迹——比如,還有誰善於打仗,他們一時沒想起來。
但,奇迹並沒有出現,眾多朝臣議論的,則是派誰去拖延,爭取時間讓南海親王趕回來,討論了足有一個時辰,好幾個大臣都辯得口乾舌燥,卻依然誰也說服不了誰。
新太子錢灝琳坐在皇帝身側的半台上,他忽然走下來,鄭重施禮,然後聲音清朗地大聲道:「皇上,兒臣願意帶兵,去北疆支援。」
永昌帝大驚:「你又沒有帶過兵。」
「皇上,當年你代先皇親征西疆,不也沒帶過兵嗎?那時候,南海親王比我還小。」
永昌帝心裡說:南海親王是不世奇才,你能行嗎?
「皇上,俗話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正月裡,兒臣和代仁郡王、以及南海親王的二子錢朝輝在一起,發現他們兩人也讀了很多兵書,而且,南海親王還給他們講了好多兵家戰事的實例。」
「那也不行,實戰和兵書,完全兩回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