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

第二百五十三章 蛇無頭不行,鳥無翅不飛

  

  「還是老同志的覺悟高!」

  時間已經很晚了,王作先正在聽著李學國的彙報,得知李天明已經在籌備著電飯煲廠的事,也不禁啞然失笑。

  他這邊還沒給回信,這小子就急不可耐地操辦了起來,看起來對自己布的局很有信心。

  接著李學國又說起了李家檯子和大柳鎮另外五個村當年的恩恩怨怨,同樣是一陣唏噓。

  當年王作先在基層工作的時候,也曾處理過這種村與村之間的矛盾。

  那個時候為了爭水,兩個村連土炮、火銃都能擡出來對著轟。

  死傷更是常有的事。

  甭管是誰,遇到這種事都是一個頭兩個大,無論做出怎麼樣的判決,都會有人不服。

  「學國同志,這件事一定要處理好,既然雙方都有意,那就讓他們徹底化幹戈為玉帛,團結起來,一起為大柳鎮的發展努力。」

  「是,王主任,我一定辦好!」

  放下電話,李學國的心裡別提多敞亮了。

  在大柳鎮公社主任的位置上坐了這麼多年,最讓他頭疼的就是這樁陳年舊怨,兩邊誰都不肯先放下,始終這麼擰著。

  明明是一個鎮的鄉黨,卻偏偏老死不相往來。

  他本身又是李家人,無論向著哪一邊說話,都容易遭人埋怨。

  現在好了,總算是能畫上一個句號。

  轉天,李學國便將六個村的主任聚到了鎮公社,一起來的自然少不了李天明。

  不像上一次開會,雙方劍拔弩張的,這次再見面,就連李學慶這個老渾子表情都是訕訕的。

  「好了,大家坐一起,以前的事咱們就不提了,往後最要緊的就是,怎麼做才能讓咱們大柳鎮的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天明,先說說你的計劃!」

  其他幾個村的主任立刻看向了李天明。

  雖然年輕,可沒有誰敢輕視了他。

  都知道這小子是李家檯子的能人,如今村裡的鄉親能過上好日子,李天明可以說是居功至偉。

  李天明先是將電飯煲簡單地介紹了一下,接著便提到了出口賺外匯。

  「事情就是這樣,具體大傢夥是咋想的,願不願意聯合在一處幹,還得聽大家的意見!」

  這還有啥好說的。

  他們早就盼著這一天呢。

  電飯煲是個啥,他們雖然聽得一知半解,可對於李天明,他們是百分之百的信任。

  看看李家檯子如今的興旺,誰能不眼紅。

  「天明,你的意思就是,這個營生大傢夥一起投錢,將來賺了,就按投的錢多少來分,是這個意思吧?」

  「對!咱們這麼定也符合國家的政策,幹活不也是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動者不得食嘛!」

  其實現在國內還有很多地方吃著大鍋飯,工分的評定根本不按出力多少,都是按照勞動能力來劃分。

  可等到上工的時候,因為勞動積極性的問題,很多拿著滿工分的壯勞力,未必有一個婦女幹得多。

  這個問題就沒辦法深究了,李天明隻能從政策的角度出發來解釋。

  「這樣好,誰投的多,誰拿的就多,我同意!」

  「我也同意!」

  「廠子建在李家檯子?可要是這樣的話,我們的村的人上工就太不方便了!」

  說話的是大魚澱的村主任何老四。

  「廠子必須放在李家檯子。」

  關於這一點,不容商量。

  「電飯煲的核心技術掌握在我的手裡,廠子也必須跟著我走,其實如果要細說的話,技術也應該算在股份當中,但咱們都是一個鎮的鄉黨,技術我可以拿出來,算咱們廠子共有的!」

  其實還有一個問題,當著李學國的面,李天明沒提。

  建廠要用的土地是李家檯子村集體的,可土地是屬於國家的,李家檯子村集體隻有使用權。

  是不是要折算出土地的價值,如果要細算的話,這部分股份又該歸誰所有?

  這本身就是一筆糊塗賬,既然沒人提,李天明也就假裝不知道。

  否則的話,集體企業裡面還摻雜了國有資本,就更加理不清了。

  現在又沒有土地承包這個說法。

  「至於何主任說的將來廠子投產,大魚澱的鄉親上工不方便的問題……」

  李天明看向了李學國,這件事不應該由他來說,還是讓李學國來出風頭吧!

  「之前天明找過我了,李家檯子準備拿出一筆錢來,在長甸河上架一座橋。」

  聽到李學國的話,何老四等人都被驚著了。

  修橋的事,已經說了很多年了,縣裡、鎮上,反反覆復的研究,到頭來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沒有橋,大家都不方便,來來回回的總要繞上十幾裡路。

  沒想到李家檯子居然要拿自家的錢來修橋。

  可笑他們之前還抓著那些陳年舊怨不放,此刻,何老四等人隻覺得臉上發燒。

  「學慶,天明,大魚澱不富裕,拿不出錢來,可村裡的壯勞力多,學國主任,我表個態,如果真要修橋的話,需要勞動力,我們大魚澱出。」

  何老四開了口,其他四個村的主任也紛紛表態。

  「我們也出人!」

  「我們村石匠多,有用得著的,隻管開口。」

  「需要人,我們村自帶乾糧去幹活!」

  「我們村的勞動力隨便使!」

  看到這一幕,李學國頓時笑了。

  「看看,這樣多好,都是大柳鎮的鄉黨,就算十多年不來往,可彼此都連著親,打斷了骨頭還連著筋呢,隻要咱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擰成一股繩,還愁沒有好光景?」

  李學國說著又看向李天明。

  「我看這件事就這麼定了,李家檯子出錢,其他五個村子出人,大傢夥團結在一起,把長甸河上的這座橋給建起來。」

  話說到這個份上,大家都能感覺得到,彼此的關係又近了幾分。

  「電飯煲廠的事,你們各自回村以後,召集鄉親們,儘快商量出個方案,每個村拿多少錢,天明,你這邊也得抓緊,把廠子建起來,需要多少錢,都得有個準確的數字,到時候財務公開,誰也別犯疑心病!」

  李天明點頭應下。

  「錢的事好說,賬目上記清楚了就好,但是,有些事還是得說在前頭,不然的話,就算是合在一處,早晚也有分的那一天!」

  建廠容易,隻要有充足的資金,足夠的材料和人工,幾個月廠房就能搭起來。

  真正麻煩的是投產以後的管理問題。

  「有啥話就說,咱們都是真心實意來的!」

  「對,天明,你說,我們聽著!」

  李天明看著眾人:「我要說的是,未來廠子的管理問題,這又涉及到股份的分配問題!」

  李家檯子的村民雖然都富裕了,可畢竟人口沒有其他五個村子多。

  像大魚澱人口過萬,差不多是李家檯子的十倍。

  如果現在不將股份釐清的話,一旦大魚澱掌握了控股權,現在或許還沒什麼,但將來會牽扯出無數的麻煩事。

  「首先廠子的管理權,必須由我做主,大家可以提意見,但最終的決定權在我!」

  李天明的這個要求,其實已經背離了集體企業的性質。

  既然是集體企業,肯定要講究民主。

  但過分的民主又會導緻很多扯皮的情況發生。

  你一句,我一句,最後到底聽誰的?

  何老四等人沒有立刻做出回應。

  李天明又繼續說道:「再有就是股份的分配,李家檯子必須佔到五成。」

  「天明,這怕是……不合適吧!」

  何老四雖然不懂啥叫股份制,但也能大緻弄明白,誰占的多,將來誰分得就多,同樣的誰說了就算。

  大家合夥的營生,哪能全聽一家的。

  「何主任,我說的是咱們合作的基礎,這個要是談不攏的話,往下也就沒法談了!」

  李學國聞言頓時緊張起來,他明白,李天明強調李家檯子要佔五成,為的就是拿到廠子未來的控制權。

  「天明,我覺得沒必要非得強調誰來領導,完全可以發揚民主作風,有事大家商量著來。」

  李天明卻絲毫不退讓。

  「李主任,俗話說,蛇無頭不行,我黨之所以能取得革命的勝利,就是因為擁有一個強有力的領導核心,放在廠裡也一樣,現在不明確誰牽頭,將來真的遇到事了,到底聽誰的?」

  李學國聞言也陷入了沉思,他心裡清楚,李天明說得對。

  每個人都有私心,很少有人真的能做到一心為公。

  一旦涉及到個人利益,肯定會產生矛盾。

  「你們怎麼說?」

  現在就看何老四他們怎麼選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