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2)
貝禮翊囚禁了林度,但是卻沒有殺他,顯然是有另外的目的。在這種兵荒馬亂的年代,節度使下面的軍頭發動叛亂,如果沒有别的打算,肯定會第一時間殺掉節度使的,給别人造成無法改變的事實,人死不能複生,這是最安全的解決辦法,劉鼎也從來都是這樣做的。從元和年間吳元濟被朝廷平定之後,這已經成了慣例,除非是有别的打算。
貝禮翊到底有什麼打算呢?
利用林度來威脅唐千铮和鮮于赫?不太像!他們兩個不會因為林度的性命而改變自己的立場和原則。利用林度來威脅淮南節度使?也沒有多大用處,高骈、呂用之和林度的關系都算不上很好,不會因為林度被囚禁而受到威脅的。利用林度來威脅舒州?如果貝禮翊要利用林度來作舒州的文章,倒是個非常為難的事情,劉鼎當然不會擔心林度的生死,林度死了之後,對于他來說,隻會是海闊天空,但是林度如果還沒死,又被貝禮翊控制起來了,舒州保信軍何去何從,還真的需要好好的考慮考慮。
這裡面還有個非常敏感的林詩梓。林夫人席明雪原來是廬州地區的美人,不少人對她都有觊觎之心,貝禮翊不但囚禁了林度,還劫持了席明雪,說不定現在已經侮辱了她,要是林詩梓知道自己的父親被抓起來了,母親正日夜受到仇人的侮辱,肯定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萬一鬧将起來,給大家造成被動,那就不好了。因此,劉鼎再次嚴肅的說道:“尤其是三小姐那裡,不得透露半點口風。”
沈夢有點擔憂的說道:“但是她始終會知道的。”
劉鼎緩緩的說道:“她當然會知道,但不是現在。”
沈夢點點頭。
沒有人有異議。
換了誰,知道如此殘酷的消息,恐怕都會當場爆發的,林詩梓更不例外。
卻說劉虎帶着楊行憨,重新回到東門,守門的士兵将沉重的城門緩緩的拉開,放兩人出城。
從東門出去的時候,楊行憨發現有些很特别的東西,忍不住放慢了腳步,仔細的看着。原來,在旁邊的城牆邊上,搭着很多粗毛竹做成的棚架,将整個城牆幾乎都覆蓋住了。在這些棚架的中間,還有好多三根粗毛竹紮到一起的大柱子,柱子上面和中間都有好多根很粗的繩子,繩子上還有數個大小不一的輪子,繩子的最盡頭綁着重重的條石,上面的人在不斷的拉動繩子,巨石就随着輪子慢慢的擡升,最終升到城牆的頂端,上面的人将繩子調個方向,于是整個條石就成功的運到了上面,可要比人工搬運快得多了。
這些好像會自動升降的東西,不知道是什麼,楊行憨以前也從來沒有見過,但是,他對于這個新鮮的事物很感興趣。但見那三四百斤甚至是五六百斤重的條石,在這些繩子和輪子的共同作用下,就這樣慢慢的升到了城牆的上面,的确是令人稱奇。本來,這樣的條石要扛到城樓上,至少需要十到二十個人,還要看樓梯的寬度而言,很多時候,城牆越到上面的石頭越是零碎,就是因為難以搬運的緣故。而零碎的石頭,顯然無法抵擋石彈的攻擊,如果是這些大家夥,哪怕是幾顆石彈同時落下,最後多幾條裂縫,想要将它徹底的砸碎,可不容易。
更令楊行憨感興趣的是,這個巨石的重量,怎麼好像減輕了?上面隻需要兩個人拉着繩子,就可以将碩大的條石拉上去,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以前也有人用輪子拉東西的,但是好像隻是方便了一些,卻沒有減輕東西的重量啊!仔細看看上面的兩個民夫,雖然身體比較強壯,但是也沒有達到項羽那樣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地步,絕對不可能拉得起這麼沉重的條石。
盡管覺得有些不妥當,楊行憨還是忍不住納悶的問了一句:“這是什麼?”
劉虎倒沒有隐瞞的意思,爽快的說道:“滑輪和滑輪組。”
楊行憨很有興趣的說道:“起什麼作用呢?”
劉虎憨厚的說道:“我也不知道詳細的原理,那都是大人和工人們講解的,但是聽工人們說,使用這東西省力了不少,大大的加快了加高城牆的速度,你看,這麼大的石頭,就這樣拉上去了,兩個人就可以幹活,要是換了平時,肯定是要十個人以上的。搭上幾個這樣的棚架,一天之内可以将幾十塊的條石送到上面去,如果是人力擡上去的話,一天能擡個十塊都不錯了。”
楊行憨目光熠熠的說道:“是你們家大人告訴工人們的?”
劉虎自豪的說道:“當然,不然工人們哪裡知道那麼多?嗨,還真别說,你要是跟我家大人相處的越久,就會發現他知道的東西越多。等下次你看到他的時候,說不定又有些什麼東西吸引你的興趣了。”
楊行憨點點頭,對劉鼎不由得有了個新的認識。
舒州和廬州距離并不遠,相互間的信息通道也從來沒有斷絕過,他是保信軍的軍官,也經常聽到有關劉鼎的消息,不過都是負面消息居多,大概是大部分的消息都經過過濾了,到了他們這裡就隻有劉鼎的負面消息,常常是誰誰誰又被劉鼎殺了,什麼時候劉鼎又集體帶領軍官逛青樓了,還想要屠掉桂花灣和檀木鄉兩個曆史悠久的村莊,甚至還有消息說,王博和龐丹不是死在桐城下面,而是被劉鼎暗殺的……
一連串的負面消息,使得楊行憨覺得舒州完全是失控的狀态,劉鼎在這邊就是純粹的秦宗權二世,但是今天來看了以後,發覺這些消息大半都是錯誤的,劉鼎的确切為人雖然不知道怎麼樣,但是這個人很好相處倒是真的,沒有什麼架子,也不虛僞客套。舒州的民衆,修建城牆的積極性很高,這種積極性絕對不是壓迫出來的,自發的和被迫的勞動,他一眼就能分出來。居民的積極性這麼高,肯定是得到了相對的好處,顯然,劉鼎已經把握了舒州的民心,最起碼,在桐城是這樣的感覺。
桐城雖然地方不大,然而當初建城的時候,還是下了很多本錢的,桐城修建的時候,剛好是開元年間,是唐朝最強盛的時候,桐城的築城技術充分體現了這一點。這些條石都是當初建城的時候,從上百裡之外的大别山運來的,每塊至少都有三四百斤重,有的厚度甚至達到兩尺。淮西軍随時都會發動進攻,從城外運送石頭太麻煩,也趕不及了,現在劉鼎下令将它們撬出來,然後在下面放上滾木,一路滾到城牆下面,再用滑輪組将它們拉上去,的确還是加高城牆的絕妙辦法。
作為保信軍的一員,楊行憨之前曾經多次到過桐城,對這裡的情況還是比較熟悉的,他清晰的記得,桐城的城牆最多隻有三丈高,但是現在東門附近的城牆,看起來絕對有五丈高。在這些條石的幫助下,在不到二十天的時間裡,原本隻有不到三丈高的城牆,就這樣加到了差不多五丈高,不得不說,這是個了不起的成績。
三丈高的城牆在十來天的時間裡,變成了五丈高,這對于進攻的一方來說,絕對不是好消息,對于沒有重型攻城武器的淮西軍來說,甚至是一場災難。如果淮西軍的斥候不知道這一點的話,在接下來的戰鬥中,他們絕對是吃大虧的。劉鼎看來還是很不好對付的,難怪雷池水寇也要吃癟,最後乖乖接受改編,不過,楊行憨城府很深,并沒有表露出絲毫的感情來。
楊行憨外表粗犷,事實上眼神卻非常的犀利,他甚至看到了,在城門後面的投石機,也使用了這樣的滑輪和滑輪組,使得投石機的操作人員也大大的減少,這樣一來,既可以使用更多的投石機,必要的時候,還可以抽調更多的人員到第一線參加肉搏戰。此消彼長之下,也會對戰局産生很大的影響。
本來,投石機就是笨重粗大的裝備,為了能夠将巨石抛出去,至少需要二十個人一起努力,才能将吊臂那頭的大鐵塊拉起來,又或者是用大型絞盤負責将大鐵塊拉起來,無論是那種方式,都使得投石機的操縱人員,數目通常都比較龐大,二十台的投石機,就要幾百人操作,加上運輸石彈材料的、機械維護的,二十台的投石機,就需要上千人通力協作。這種龐大的人力消耗,一般的軍隊都是耗費不起的。
但是安裝了這些滑輪組以後,隻需要五個人就可以操作,這大大的加快了投石機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果。付出的代價是投石機無法盡快移動,因為滑輪組都是固定在地面上的,要移動投石機,必須将滑輪組從地上拔出來。不過投石機本來就是很笨重的東西,多增加一點移動時間,也算不了什麼,減少操作人員,增加投石機的數量,那才是最最重要的。
如果不是時間不允許,楊行憨倒還真的想仔細的看看這些滑輪組是如何工作的,然後回到廬州去仔細的研究,或許他能夠從裡面吸收到更多的有益經驗。但是時間不等人,他隻好依依不舍的告辭出來,和劉虎向着廬江奔去。劉虎将楊行憨送到廬江的東北方,兩人相互道别,楊行憨就拍馬遠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