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834章 去葉瑛新家
手機閱讀
餘定雙話覺得大姐的話有道理,連連點頭。
張氏也連連答應,她又興奮起來……
沒想到自家最不受外人待見的女兒,居然能嫁到這麼好的人家。
一回到葉瑛新家這邊,小梁氏就去找葉文楠商量葉明的親事後續去了。
葉瑛見到葉梅就和她打聽那餘家大女的事,聽了葉梅的一頓說。
葉瑛也是暗暗點頭,微微笑道:“既然你們都說好,那這親就結的還行。
大哥也不小了,這總是不定下來,那旁人說的風涼話也越來越不對勁,讓爹娘臉上無光。
這回好了,定下了親,我看最快過年前咱們就會有大嫂了。”
“是啊,有了大嫂,咱們爹娘的心也就真的落地了。這些年,沒少見爹娘為大哥的婚事發愁。
要不是大哥他從小就不愛開口說話,還有以前那件事對他的打擊……也不會……”
葉瑛也歎了口氣,“以前的事,過去了就過去了。”
想了想她輕聲問葉梅道:“那餘妹霞臉上真的很難看嗎?”
“也還好了,她自己挺注意的,會用一些頭發打下來遮住一些。
再說大哥都沒介意她美醜,我想我們以後也不要讨論這個事兒,萬一被她聽見不好。”
“那倒是。”葉瑛點頭又道:“他們家今晚也要過來,那我得再去準備準備。”
吳彬牽着兒子走來走去,聽了自家娘子的這話,也點了點頭說道:
“今晚客人多,做菜的人手肯定不夠,不如你再去找葉清堂妹借幾個人手過來?”
“行,我這就去錢府。”葉瑛幹脆的點頭,為了搬新家忙活了一天了,客人多讓他們自己再下廚做菜,也累的慌。
.........................
葉清見錢君寶換上了一襲華貴的衣裳,腰間又挂上了塊美玉。
愣愣地看着他一副随時準備出門的樣子,擔心的問道:“相公,今晚你不會又有事要出去,不回來吧?”
說着她捏着手帕,輕蹙柳眉眨着眼望着錢君寶。
錢君寶轉頭看着她這副樣子有些哭笑不得,娘子她分明不是嬌弱的性子卻硬要扮楚楚可憐的模樣。
那眨着的眼睛都快抽筋兒了吧?
他走到她身邊,将她慢慢擁進懷裡,低頭望着她道:“今晚過節,我肯定要陪你一起過得啊,你在哪我就在哪!”
聞言,葉清瞬間揚起笑臉,眼也不眨了,手帕也放下了,輕輕靠在他的兇前低聲道:“多謝相公。”
錢君寶笑得柔情似水,“說什麼見外的話呢,是我做得不好讓你擔心了!”
葉清搖了搖頭,主動伸出了手,圈住他的頸項。
對上她的眸光,他低下頭,微熱的唇輕輕覆上她的粉唇。
溫情的一刻,讓葉清一顆提起的心,稍稍放下。這一刻,她覺得跟他的距離又近了一層。
相處這段時日,她琢磨清楚了,等下次那個冷漠的錢君寶出現,她就好好和他來個當面鑼對鑼,鼓對鼓說個清楚。
也好過,自己在那裡瞎琢磨,白歎氣。
她不是那種喜歡自怨自艾的人,新世紀的女性想要日子舒舒服服地繼續過下去,靠的隻有自己。
“娘子,我記得你上次好像和我要過兩隻小老虎,現在已經有消息。
等我們去京城的時候,我朋友就會送過來。”
“真的,相公你待我可真好。”
“又說傻話,我不待你好要待誰好?”
葉清從他懷裡離開,然後她突然從自己錢袋裡取出一千兩銀票遞給他,“你的錢上次都交給我了,最近都沒見你買什麼東西,這錢你拿着花……”
他低頭看了眼銀票,正色推拒道,“我還有一些銀子,最近沒有買什麼是因為我也沒什麼好買的呀!”
“我拿都拿出來了,你收下吧,你身上也要放點錢,萬一臨時有用呢。”
錢君寶不想拂了她的好意,無奈收下銀票,點點頭道:“好吧。”
葉清笑道:“多多他們已經陪爹和弟弟去吳家了,咱們讓老管家和我們一起去吳家過節吧?
早點去,别讓堂姐她們一家等得心急。”
說完又看他兩眼,見他沒反對,也沒其他異樣,才挽着他的胳膊離開屋子。
“寶少爺,少夫人。老奴已經吩咐下去了,今天府裡頭除了護衛所有人都放假一天。”錢山伯道。
“嗯,很好。辛苦你了。來,這是給你的。”葉清笑咪咪的将手中的一個紅色的錢袋拿給老管家。
“使不得,這都是老奴應該做的。”錢山伯一愣,不接。
錢君寶笑道:“老管家拿着吧,明天下午我們就要去北方了,這一趟估計要過兩個月才回來呢。家中還要勞煩你多多照看。”
“謝謝寶少爺,少夫人。”接過葉清遞過來的賞錢後,錢山伯臉上也帶着微微的笑意。
到了他這個年紀和他孤身一人的身份,其實他都沒什麼地方好花錢的。
不過,這都是主子看重他的心意,他就接下了。
葉清望着他說道:“不用客氣,老管家咱們一起去我堂姐家過節吧。”
錢山伯搖了搖頭道:“老奴還是待在府裡守家吧。”
“不是還有護衛在嗎?一起走吧,我三伯母釀得米酒可好喝了。
而且今天還有番茄炖牛腩哦,是你最喜歡吃的菜。”葉清道。
錢君寶道:“一起去吧,大過節的怎麼能留你老一個人在這裡呢。”
“那好吧,老奴再去和護衛交待一聲。”老管家勉為其難地道,但眼角的笑紋加深了許多。
葉清朝錢君寶笑了笑後,說道:“咱們去馬車上等吧。”
一刻多鐘之後,葉清一行人到了葉瑛的新家。
吳家的新宅子就在南大街的甜水井巷裡,因為這巷口有一口甜水井而得名。
聽說這口井已經打了上百年了,井口很大,但不如别的水井深,也就十米的樣子。
因為水甜味道好,沒人舍得用井水洗衣服,都是打回去洗菜淘米做飯用的。
倒也夠這巷子裡的幾十戶人家用的。
馬車拐進有些小的巷子裡,還走了大概百米,就豁然開朗了,一塊兩畝地大的曬谷場先出現在眼前,後面就是葉瑛的新家了。
本書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