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農家貴女

41.第41章 雞鴨添亂

農家貴女 風飛鳳 3680 2025-08-22 00:26

  

  第41章雞鴨添亂

  家裡越是亂,文瑾對待她的蓮子和後院的老母雞,越是上心,看著小蓮子發出芽兒,她耐心地把那些沒出芽的都挑出來,然後,每天小心翼翼地換水,觀察長勢。

  天氣比前一陣熱,蓮芽也長得快了些,那些小蓮葉有冒出第二個的,也有第三個葉片都萌發出來的時候,她下定決心移栽到池塘。

  去年冬天開始,她便把豬糞、鴨糞排進新挖的池塘,同時放水進行浸泡,現在裡面的土,已經不是乾燥的黃色,而是發酵變成了黑灰色,看上去有一種黑油化在裡面,污的發亮。裡面的水面,比蓮芽生長的略高些,文瑾用水車排出了一些,然後和文翰開始把蓮芽載進大田。

  去年,她留有田壟,此刻,把木闆架在田壟上,人可以走在木闆上,蓮子就能任意栽到想要的位置。

  文瑾和文翰栽得很稀,若是這些蓮子能成活,它們的根便會慢慢往四面擴展,將來,整個池塘就都是蓮藕的天下了。

  蓮子要芽朝上,半邊在泥裡,半邊在水裡,兩人小心翼翼,進展很慢,栽了三天才完工。幾十畝的水面,幾百個小葉片如星星一般散落著,小小的綠綠的,令人愛憐。

  後來文瑾才知道,此刻不宜暴曬,可那紙上沒寫,還好天公作美,連著幾天都是多雲天氣,欲雨欲晴,才沒有曬傷蓮苗。

  文翰和文瑾,每天都來看一遍,有芽兒死了,他倆好不惋惜,但更多的葉片卻在慢慢長大,這給了兩人極大的安慰。

  第一批小鴨子開始出殼,文瑾幾乎一刻鐘去一趟後院,看著一個個小嘴巴,啄破鴨蛋殼,拱出毛絨絨的小腦袋,然後用爪子蹬呀蹬,軟趴趴地鑽出來,在老母雞翅膀下面暖一會兒,便硬邦許多,有調皮的,從翅膀下探出腦袋,喳喳叫著。養了一年,文瑾已經有經驗了,這些活躍的鴨子,幾乎都是公的。

  三天時間,一百個鴨蛋,出來九十一隻鴨子,剩下的幾個,還有在殼裡苦苦掙紮的,可老母雞已經沒那個耐心了。

  關鍵是早出殼的小鴨子沒耐心等,它們紛紛跳出窩,在地上亂跑,老母雞急了,也跳下窩,帶著孩子轉悠起來。

  後面的鴨子,被雞媽媽拋棄了。

  雞棚裡一共九隻老母雞,第一批六隻,第二批三隻要晚十天,文瑾帶上手套,想把幾個鴨蛋塞到第二批的老母雞身下,希望能繼續孵化出來。

  文翰本想幫忙的,被文瑾制止:「別,別,從老母雞眼前拿蛋,它啄你呢。」

  距離文翰最近的老母雞,已經全身毛髮俱張,嘴裡咕咕叫著,眼睛都瞪起了,文翰嚇得後退一步。

  「得從老母雞背後塞進去呢。」文瑾一邊解釋,一邊飛快地把幾個裡面有動靜的鴨蛋塞好。文翰看她一副老神神在在的樣子,咧嘴直笑。

  看到別人,不,別的雞都當了媽媽,帶著孩子四處走,第二批的老母雞忍不下去了,亟不可待地跳下了窩,衝進小鴨子群裡,對著別人的孩子咕咕叫著,有混眼子不認娘的小鴨子,竟然也跟著它跑,老母雞高興得的很,拋下正孵化的蛋。不管了。

  文瑾想把老母雞抓回去,可滿地的小鴨子,她都不敢跑的,沒法抓住老母雞送回窩裡,鴨蛋一旦受涼,裡面的胚胎有可能就此死亡,她急得都快掉眼淚了。

  文翰還是第一次見文瑾這麼手足無措,趕忙跑去求助母親。

  韋氏也沒辦法,她從來沒孵過小雞。

  「去隔壁的魏大娘那裡問一聲,她家常年養雞呢。」

  「哦,好!」

  韋氏還沒見兒子這麼慌張的,搖了搖頭:「怎麼越大越不沉穩了。」

  葛氏也沒見過外甥這樣的,她擔心地道:「孩子肯定是遇到大麻煩了。」想了想,「我去後院看看,姐姐注意下,鍋開了把火壓住。」

  她蹬蹬蹬的來到後院,看到文瑾對著幾個老母雞發獃。一地的小鴨子,搖搖晃晃地滿地滾,幾個老母雞,爭先恐後地當鴨媽媽。那邊還有一窩一窩青色的鴨蛋等孵化。

  她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文瑾,先孵化的和後面的老母雞,你可做了記號?」

  「有的,我記錄了。」雞是別人的,文瑾害怕弄錯,在腿上綁了布條,上面寫了姓氏和時間。她拿出筆記本,後一批是蘆花雞、大白雞、黑母雞。

  文翰先醒悟過來,拿著捕魚的長桿,前面是麻繩結出的小網,三人都累得滿頭大汗,才把三隻孵蛋雞捉住,綁住翅膀和腿,放入雞窩裡。

  魏大娘來了,出主意道:「你把這三個雞窩移我家去,不能總綁著呀,那也沒法孵蛋的。」

  「那就謝謝魏大娘了。」連聲感謝。

  「謝什麼,咱鄰裡鄰居的,還不互相幫襯著?」村裡跟著種水稻的,沒人不感激文瑾,誰要能幫她一個忙,都忍不住自豪地向人誇耀一番。

  文瑾這段時間忙得恨不能手腳並用,哪裡知道這些?她和葛氏擡著雞窩,搬到魏家廂房和倒座房之間的過道裡,過了一會兒,文瑾跑去查看,老母雞沒有小鴨子勾引,便老實下來,文瑾把草繩子解開,它們也沒再跑出來,而是劃拉了幾下鴨蛋,用翅膀把鴨蛋捂在身子底下,認真地孵起蛋來。

  文瑾也算學了一個乖,今後得注意隻能把同時開始孵蛋的雞放在一起。

  那幾個遲遲不出來的小鴨子,被這樣晾了一番,最後都沒命了。

  魏大娘讓文瑾把那蒸熟吃,有人特別愛吃毛蛋,去年還找到家裡來買呢,文瑾不覺得魏大娘怪異,借口家裡人亂,都送給了她。

  魏大娘更是感激,讓兒子幫文瑾把水稻田裡的野草拔了一遍。錢先誠看見了,切了一塊豆腐到隔壁去感謝,文瑾才知道有這回事。

  小荷苗長得挺快的,原來指頭蛋大小的葉片,漸漸比銅錢大,現在都有巴掌大了,文瑾便天天給池塘裡車點水進去,它們長高,水面也跟著長高。

  沒有種荷的地方,文瑾竹籬笆分隔出一塊,給小鴨子下水用。今年孵鴨子晚,沒必要等那麼長時間,鴨子身上的絨毛退去就可以了。

  和去年一樣,幾隻老母雞在岸邊,急得直叫喚,它們不明白孩子怎麼去了那麼危險的地方,竟然安然無恙。建鴨舍的工匠看到這情景,沒有不被逗笑的。

  修建豆腐坊,外帶鴨舍、豬圈,聽著沒多少活兒,但文瑾的規劃中,還有連通幾個地方的鵝卵石小路,清洗的進水管,排水溝,集糞池等等瑣碎,竟然用了四十天才完成。

  這話說起來輕鬆,具體經辦的人,沒有不感到疲累的。韋氏和葛氏,天天要做那麼多人的飯,好些街坊都是來幫忙的,不要工錢,飯食上就更要當心,兩人的勞動量就可想而知了。

  葛氏比來的時候白了,卻瘦了一圈,韋氏瘦得更多,她本來就纖弱,這會兒又是夏天,衣服單薄,就更顯得羸弱。

  韋成嵐的變化卻不大,微微黑那麼一點兒,身闆挺直,出出進進忙個不停,還是那麼精神百倍。

  錢先誠比韋成嵐幹活少多了,操心更少,每天多少活計,得多少木工、瓦工還有小工,尤其是來幫忙的人,更沒法估計會有多少,有的時候小工多了,如何安排讓人都不閑著,有時候來人少,那又該怎樣合理安排,才不至於讓工匠不得不幹小工的活兒,這些都是很費思量的。韋成嵐總是安排的恰到好處,錢先誠根本就一團亂麻,剛開始鄰居還當他是主人,有事情尋他拿主意,到了後來,都把韋成嵐當「核心領導」了。

  錢先誠也曬黑了些,反而略胖,原來做腦力工作的,猛然改行,飯量增大,又不操心,自然長肉,人看著結實不少。

  家裡忙得一團糟,鎮上都來了好幾撥的人幫忙,王家就不說了,那是沒問題,連來大娘都幫著做了幾天飯,錢家大房卻靜悄悄的。

  葛氏不明就裡,還問韋氏:「你們和大房鬧生分了?」

  「沒有。」

  錢先誠聽見了,心裡很失落,多少能理解些文瑾為何那麼討厭大房。

  韋亮曦每天早飯,都安靜地趴在小飯桌上,拿著小木勺,挖木碗裡的鴨蛋羹吃,小身子漸漸長起來,不再是一副「大頭娃娃」的模樣。

  葛氏看著小女兒臉圓了,人也活潑好動,睜著黑亮的大眼睛,尾巴一個跟著幾個哥哥姐姐玩鬧,心裡特別感激。她人利落,又有勁,每天餵豬餵鴨,還有空閑做別的。

  快的人常常做活粗,韋氏幫來家做的鞋面,她就幹不了,可做全家人的衣服卻沒問題。酷暑來臨,她就給文瑾做了一身夏裝,月白的無袖對襟褂子,青色細布長褲。褲子又寬又短,跟裙子效果差不多,這一身倒是很涼快,可惜文瑾隻敢在屋裡穿穿。她畢竟是個女子,過幾年,肯定得恢復身份的,這個時候,怎敢穿露雙臂的呢?她十二啦,身上已經開始冒出青春期發育的苗頭,她計劃再用兩年時間,把家裡的日子過起來,就給韋氏說實話。

  (本章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