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農家貴女

195.第195章 嘲弄

農家貴女 風飛鳳 5888 2025-08-22 00:26

  

  第195章嘲弄

  永昌帝若是知道在另外一個時空,漢朝有個趙合德,自己沒孩子,照樣把別的妃子的孩子都害死,明朝萬貴妃,也和趙合德一樣的心思。

  永昌帝還會這麼想嗎?

  留在仁親王府的劉家人,密切注視著朝廷的動向,雖然有些事永昌帝保密,但再怎麼,也有蛛絲馬跡,比如,喬太淑妃的娘家,忽然換了採買的僕人,並且,也隻有他每天能夠進出,其他人都看不見。讓劉彩琴進宮探聽消息,雖然什麼也沒聽到,但是卻沒看到太後的跟屁蟲喬太淑妃,至於蕭逸為何忽然去了京防大營,他們弄不清楚,但卻能斷定肯定也和劉家有關。這些消息送到南疆,劉廣眾又多了幾分希望。

  審問的現場,太後也派了人去,老人家聽到了那些供詞,一時氣憤難抑,還好皇帝早有預料,先讓太後服用了清心丸,這才不至於釀出禍事。

  「把那個賤人關入冷宮,全家下大獄,還有,她不是喜歡四處結親嗎?那些個女人,也一個都不要放過。」

  「母後,這是必然的,你先歇一歇,明天有了精神,再好好處理此事。」永昌帝守著母親,當年娘倆相互守望,他們母子的感情,甚至比普通百姓家的還要深厚,他恨喬太淑妃,但他更愛自己的母親。

  太後心裡燒著一團火,如何能等得及?她身邊得寵的公公小安子——郭公公的乾兒子,十分機靈地勸慰道:「太後,喬家現在已經知道事情敗露,正在惴惴不安地等著被懲處,這個時候,最是恐懼最是難耐,你何不讓這種恐懼難耐持續更長時間呢?就像一個人頭上,用一根馬尾懸挂著一把利刃,他時時刻刻怕刀子掉下來傷了自己,其實,等刀子下來,也不過是瞬間的事情,一了百了,死是最好的解脫,而未知的恐懼,才是最折磨人的。」

  太後一聽,立刻高興起來:「小安,你說,我該怎麼懲罰喬春枝這個賤人?」

  「太後呀,她越是重視什麼,你就越從那兒下手。」

  「嗯,對。」太後笑:「來,小安子,你押著她的那個心腹,王什麼的去給她報信,就說,她弟弟喬志安中風了。」當年,喬春枝的兄長喬志剛中風時,她急得跟瘋了一般,太後印象很深刻。

  「是!」

  小安子還沒走開,太後又補充了一句:「還有,喬志安中風的原因,是他兒子死了,喬家現在被皇帝抄了,全家人擠在一間房子,小孩子扛不住,中暑了。」

  「是!」小安子做了個「你老人家真高明」的手勢,跑出去布置去了。

  喬太淑妃是連夜送到冷宮的,當郭公公帶著幾個如狼似虎的內衛,出現在宮殿門口時,她便知道自己的惡跡敗露,沒有挽回的可能,她滿腔怨恨,惡毒地咒罵太後,才剛說出兩個字,就被塞了嘴巴,捆起來拖走了。

  冷宮,隻是皇宮一個偏僻的所在,長時間無人居住,裡面陰冷陰冷的,好在天氣正熱,她還能耐得住。

  小安子到的時候,一貫養尊處優的喬太淑妃打熬不住,正蜷坐在房間的硬床上打瞌睡,他示意那個王太監,按教好的去行動,王公公小心翼翼地把她叫醒:「娘娘,娘娘,醒醒!」

  剛醒來的喬春枝還有些發懵,她怎麼在這麼個地方,但很快就想起了昨晚的事情:「小王,你怎麼來了?」

  「奴才來看看娘娘,娘娘啊,將軍大人中風了。」

  「啊?」喬春枝大急,「快傳太醫啊。」一想自己一家人,已經是階下囚,別說太醫,普通大夫都請不到,急得要命,「怎麼回事?他怎麼會中風?他才四十歲。」

  「是關關小爺沒了。」

  「啊?關關沒了?」喬春枝幾近瘋狂,「他怎麼沒了?」

  「皇上派人抄了喬家,把所有的人都趕在一間大房子裡,氣悶得很,小關爺大概是中暑了。」

  「啊?關關呀,我的小侄子——」

  喬春枝哭起來,王公公悄悄退出去,跟著小安公公走出好遠,才噗通一聲跪下:「安公公救我。」

  「咱家沒有那麼大權力,你的命能不能保住,那要看太後怎麼說了。」

  「我沒有作惡,我,我也是被脅迫的。」當年為了往上爬,他投靠喬淑妃,現在還想躲過懲罰?小安冷冷一笑,此人還有用,且等等再說。

  接連幾天,喬太淑妃喬春枝每天都能接到一個消息,爹死了,娘死了,這讓她即恐懼又悲傷,情緒失控,根本沒法判斷到底是真是假。

  喬春枝每天的表現,都如實報到慈寧宮,太後十分解氣,是的,這個女人害自己,是悄悄進行的,她現在雖然滿肚子被蒙蔽的憤怒,卻沒有經過那種撕心裂肺的恐懼和悲傷,並且,姓喬的當時少不了處心積慮,日思夜想,苦心籌謀,和喬春枝相比,太後覺得自己現在很幸福,每天除了保養身體,還能和這個賤人玩玩貓捉老鼠的遊戲,看到她恐懼戰慄、悲傷流淚、憤怒焦躁,如熱鍋上的螞蟻惶惶不可終日,自己在一邊樂不可支,比起來,自己可是勝出太多了。

  太後終於心平氣和,一道懿旨從宮裡送出,喬家和趙家嫁入高門的女子,要麼被剝了誥身,貶為妾室,要麼乾脆降為奴籍,京城豪門,頓時有人歡笑有人愁,有幾家大戶的男人,甚至趁機想把自己身邊得寵的妾室扶正,他倒是遂了心意,家裡可就亂了套了,昔日擡頭挺兇的正室嫡出變成了庶子庶女,做小伏低的庶出孩子眼看著就要搖身一變成嫡子。

  永昌帝這才發現一貫端莊規矩的母後,這一回玩得有些過了,不得不幫著太後善後,壓下那些以妾為妻的男人為新妻子請封的摺子,還把他們訓斥了一通,撂出話來:「妾室永遠是妾室,你們關了門怎麼回事我不管,但想要朝廷承認,門兒也沒有。」

  這才壓下了這股喧鬧。

  皇帝勸了兩回,無奈太後玩上癮了,這些天,那些喬家的女人如何落魄,哪個上吊,哪個被趕出家門,送到莊子上,她讓人一條一條送到了喬太淑妃的耳朵裡,喬春枝幾乎每天都要跳起來大罵一通,常常氣得吃不下飯,一個月不到,人就垮了。

  太後還不解氣,這天,親自帶人來到冷宮。

  喬春枝頭髮已經花白,滿臉皺紋,一身污穢,頭髮亂糟糟的,看人時眼睛瞪著,恨不能撲過去咬人一般。

  「呵呵,小安子,那一面鏡子給她。」

  喬太淑妃雖然明知太後不安好心,但作為女人,並且曾經是美麗的女人,對鏡子的誘惑是擋不住的,銅鏡不很清晰,依然能看清裡面一個討飯模樣的女人,喬春枝下意識地尖叫一聲,急忙對著鏡子梳理起頭髮來。

  小安公公卻那鏡子拿走了。

  「張玲玉,你個賤人,哼哼,你覺得你贏了,是不是?你可知道你弟弟是怎麼死的?哈哈哈,我爹巧施小計,便要了他的小命,你娘和你爹,便鬱鬱而終,現在,張家雖然還烏泱泱佔了偌大地盤,可跟你一點關係也沒有了,你清楚地很,平日裡很少和他們來往,哈哈哈,你現在得意洋洋,心裡卻並沒有多少快樂,對不對,對不對?」

  看著眼前的瘋婆子,太後捏緊了拳頭,她早就知道弟弟是被人害的,但一直認為是林仁美林家人乾的。林仁美的死,雖然不是太後出手,但太後已經覺察到丈夫其他幾個女人在蠢蠢欲動,卻依然和先皇去了莊園,沒有採取任何措施,她懷疑兒子的死,跟林仁美有關,自然而然用上了借刀殺人之計。

  林家報復到自己的弟弟身上,太後恨歸恨,但卻能夠接受這個事實。

  但她絕沒想到,害人的卻是喬家,為什麼?她可從來沒有做過任何對不起喬春枝的事情。

  但太後的情緒,也就那麼激動了一下,隨即便釋然了,喬春枝喪心病狂,不是還害了自己嗎?她把兒子的死,算在了自己身上。

  看到太後恨意滿面,喬太淑妃高興地哈哈大笑。

  太後也笑起來。

  「你笑什麼?」喬春枝瞪起眼睛,疑惑地問。

  「我笑你喪心病狂,還不知好歹,先皇的心裡,除了我,便是林仁美,他說過,隻有我們兩個人的兒子,才配當上九五之尊的皇帝,哼,你的兒子,不過是自己看著聰明而已,我的兒從來都沒有把他當成對手,算計他的小命?我還不屑為之。」

  「不可能,我兒子比你兒子聰明!」喬春枝嚷嚷。

  「聰明?哪個當娘的,看自己兒子不聰明?」太後鄙夷道。

  「先皇最喜歡他!」

  太後大笑,眼淚都出來了:「先皇若不是裝著最喜歡他,我的兒如何能安然長大?」

  「不可能,不可能是這樣的。」

  「動動你的豬腦吧,先皇喜歡你兒子?他有沒抱在懷裡,教他讀書?教他治國之道?不過是多賞賜了幾件玩具、衣服罷了,那就是喜歡?你知道什麼是喜歡?」

  喬春枝仔細想了想,臉上神色急劇變化,一會兒黯然,一會兒不甘,一會兒憤然。太後饒有興趣地看著,一臉諷刺地笑了笑,扭過身,前擁後呼地走了。

  過了幾天,小安子高興地給太後道:「喬春枝瘋了,一個人在冷宮唱曲兒,為先皇獻舞。」

  「嗯!活該!」

  喬春枝是個定力比較強的人,又過了幾天,卻不瘋了,太後知道後,再一次帶人去了一趟。

  這一回,喬春枝接受教訓,一言不發,太後卻咯咯笑了幾聲,先開口道:「皇帝不過圈禁了廣郡王,他自己想不開,在宮裡自殺呢,昨晚上吊了。」

  喬春枝很後悔上一次說錯話,她娘家現在是全軍覆沒了,但兒子那邊還沒有壞消息,她打算再忍一忍,隻要能保全兒子,自己吃什麼苦,受什麼罪都是值得的。

  心裡最後一點希冀被徹底打破,喬春枝又一次忍不住歇斯底裡大爆發:「張玲玉,你殘害先帝皿脈,死後不怕下十八層地獄嗎?」

  「我誰也沒害,你兒子上吊,又不是我讓他去的,卻是你讓他去的,該下十八層地獄的,是你不是我。」

  「我?如何是我?你誣陷!」

  「哼,喬春枝,你若不做下如此多的惡事,廣郡王能現在坐立難安沒臉見人不得不尋死嗎?皇帝又沒有降罪於他,群臣也沒有口誅筆伐,他自己臉皮薄,為有這樣的娘親羞愧難當,幹我什麼事?若是降罪,也該降罪於你!」

  喬春枝搖搖欲墜,在太後高興地笑聲裡,癱坐在地。

  太後揚長而去,回到宮裡,才得意地給小安子顯擺:「怎麼樣?估計這一回,那個賤人是瘋定了吧?」

  「太後真高!實在是高!」

  皇帝不過是把廣郡王軟禁了而已,喬春枝之所以沒有讓兒子競爭皇位,是因為廣郡王有癲癇病,隻是十二歲之後,再也沒犯過,外人多不知道而已,太後隻等喬春枝瘋了,然後招廣郡王夫婦進宮侍疾,再想辦法把他們羈絆在冷宮,便能徹底解決問題。

  若是廣郡王癲癇再次發作,那就更好了。

  永昌帝見太後有事可做,精神頭反而更好,便叮嚀郭公公幫著太後做好善後,便放開手讓娘親好好出口惡氣。

  喬家的女人和趙家的女人,一夜之間,便從雲端跌落下來。蕭綺雲姐妹三個聽聞要從嫡女變庶女,哭得十分傷心,她們現在唯一能依仗的,就剩身份了,爹不親後娘不愛,今後靠什麼活著?

  對於這樣的變化,蕭逸一時也很震驚,接著便大感痛快,打算立刻昭告全族,把趙玉蘭的牌位從祠堂拿了出來,但看到女兒文瑾,又改變了主意。

  沈明熙奉了皇帝的命令,為讓劉廣眾屯墾造輿論,他的第一站,就選了仁親王。

  仁親王是勛貴代表,沈明昭是內閣首輔,兩人可以說是兩條鐵軌上跑的車,他看到沈明昭的拜帖十分詫異:「沒說為何而來?」

  管家低頭恭謹地道:「沒有,但好像有很重要的事情。」

  「有請!」仁親王來到外院會客室,沈明昭已經到了,他恭謹地抱拳躬身:「見過仁親王!」他這個一品首輔,隻用跪皇帝。

  「請,沈閣老大駕光臨,寒舍蓬蓽生輝!」

  「仁親王千歲百忙之中,承蒙召見,沈某榮幸之至!」

  「請坐!不知沈大人歸履賜踹賤地,所為何來?」

  「下官有一事實在難以定奪,是特地來請教親王千歲的。」

  「噢?沈大人聰明睿智,如日月光輝,還有什麼事情能難住閣下?」

  「是這樣的,請仁親王千歲看個東西。」

  沈明昭把自己上朝時拿的笏闆遞了過去,上面一般記錄著面對君主時,講話的提綱,這一回,則是簡單地記錄了劉廣眾給皇上奏摺的要點。

  能把這樣的東西給自己看,可見是皇上的授意了,仁親王心中肅然。

  「親王千歲,這劉家父子當年權傾朝野,曾有意對當今聖上不利,這些事實是明擺著的,可當今天子兇懷天下,為了國家安穩,硬是壓下了自身的感受,留了劉家苟延殘喘到了今天,如今國家安寧,百姓擁戴,聖上用了一年多時間,便政通民和,百廢待興,下面已經有閑著達人稱為達到了明君治國的最好境況,到如今,這個劉家也該解決了。」

  「沈大人意思,要怎樣處理劉家呢?」

  「這正是下官和親王千歲商議的地方,殺人不過頭點地,死是最容易的事情,但劉廣眾的手裡,畢竟還有十萬之眾,他既然表示願意為朝廷做點事情,下官以為,何不成全了他的意思?不管怎麼說,朝廷有可能為此多了大片良田,還能將一場戰亂消弭於無形,總歸是好事多過壞事,何不成全他呢?雖然劉家一家人性命得以保全,但這些性命,是用在為國為民的事情上,留下又何妨?」

  沈明昭估計,仁親王是希望留下劉家人性命的,最好,皇帝還不給劉家人定罪,而是隱晦地來一個屯墾,讓劉家人自動從公眾眼裡消失,自動退出朝廷官員的活動圈子,幾年十幾年,誰還記得劉林深劉廣眾父子?

  「這個?小王在西疆十年,回來也一直休養,對朝廷事務不很熟悉,沈大人睿智善斷,你的想法或許挺對,但小王卻沒法苟同。這麼說吧,我不知道該如何處理,耽誤沈大人時間了。」

  沈明昭低估了仁親王保全妻子的心意,他已經犧牲了自己在西疆的戰功,還準備犧牲劉家人換取妻子安穩後半世日子,這個時候,如何肯替劉林深父子說話?

  「仁親王爺,此事,皇上比如會徵詢你的意思,畢竟,劉林深當權誤國,對西疆軍隊多有掣肘,才使得王爺十年不能歸京,留不留劉林深父子性命,你的意見,舉足輕重。」

  沈明昭這是在逼了。

  (本章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