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知識無價,勞動有價
看著找過來的郄國良,李天明並不覺得奇怪。
他早就想到了,那些知青遲早會把主意打到郄國良等人的身上。
郄國良沒忙著提課本的事,和李天明認識這麼多年,面前這個年輕人的脾氣,他自然也清楚。
「養殖場那邊,地方不大,來的人太多,怕是隻能在院子裡學了,你看能不能在村裡找個地方?」
「這事好辦,等回頭我和學慶叔打個招呼,想學的,晚上去學校,再和李老師協調好就行!」
小學和初中又沒有晚自習,到了晚上,教室空著也是空著,不如利用起來。
應該提供的便利,李天明不會給知青們出難題。
「要是能在學校就最好了,方便,學習環境也好。」
李天明聞言笑道:「郄老師,這樣一來,恐怕要影響你們休息了!」
距離高考還有三個多月,已經多年沒拿起過課本的知青們,想要把丟掉的知識重新撿起來,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郄國良等人雖然是出於自願,但畢竟上了年紀,同時應付這麼多學生,怕是不輕鬆。
「不怕,不怕,隻要能……能給這些孩子們一些幫助,累點兒也沒什麼。」
說到這裡,郄國良面露猶豫。
李天明瞧出來,忙道:「您有啥話就說唄!」
「就是……教材,天明,我知道你路子多,能不能幫著想想辦法?」
「這個事……」
李天明面對著郄國良期待的目光,還真說不出拒絕的話。
「行吧,這個事我來解決,不過……不會太多。」
現如今紙張屬於緊俏物資,想要買高中課本,隻能去託人情。
「等我的消息,不說這個了,正好有件事,我還想去找您呢!」
「找我?什麼事啊?是不是我的學生……」
這段時間,郄國良心心念念的就是他的那些學生。
一些人有了消息,可還是有些人至今下落不明。
每每想到當年的一些事,郄國良的就覺得心情沉重。
「不是這個事,您的那些學生……王主任安排的人還在找呢,應該很快就有消息了。」
李天明此刻也隻能這樣安慰郄國良。
「我說的是……」
「這個我不能要!」
聽李天明說完,郄國良連想都沒想,便直接拒絕了。
「先聽我說完行不行,這可不是您白得的,老人家都說了,要尊重知識,尊重知識分子,腦力勞動也是勞動者,既然付出了勞動,就應該得到報酬,這也是……對了,社會制度的基本分配原則。」
李天明很早以前就曾有過這個念頭,要按照最高標準支付郄國良等人相應的報酬。
特別是郄國良和吳月華。
一個帶頭在李家檯子建起了蔬菜大棚,一個更是五葉電風扇和電飯煲的主要設計者。
如果現在國內有完善的專利保護法的話,單單這些技術的價值都是無法估量的。
李天明甚至想過要分給郄國良和吳月華股份。
隻是這件事牽扯麵太廣,操作起來有難度。
但給予專家標準的工資,這個是必須的。
李天明也已經和李學慶商量過了。
總不能人家做出了最大的貢獻,卻什麼都得不到。
沒這個規矩。
「不行,不行,這個事不行!」
郄國良還是連連擺手。
「當初要不是鄉親們,我們這些人還能不能活著都不一定,這麼大的恩情,我們也隻是做了一些小事……」
「一碼歸一碼!」
李天明打斷了郄國良的話。
「郄老師,知識無價,勞動有價,說心裡話,隻按這個標準,我都覺得虧欠了。」
按照李天明和李學慶商量過的,郄國良等人往後的工資待遇,全部按照他們在原單位的標準發放。
人家是真心幫助李家檯子發展,村裡可萬萬不能虧待了。
之前是因為郄國良等人的身份問題,有些事不能明著辦,就連年底分紅都隻能偷偷地給。
現在大環境不一樣了,應得的,無論是哪一樣都不能少。
「可是……」
「您就別可是了,這個事就這麼定了!」
養殖場。
等李愛華和黃麗英下了班,三家湊在一起吃飯的時候,郄國良把這件事說了。
「老郄,這不行!」
「鄉親們幫了咱們這麼多,咱們哪能……」
不出郄國良所料,李愛華等人在得知村裡的決定以後,都是一樣的極力反對。
「我也說了,可天明他……」
「行了,行了,都別說了!」
吳月華開了口。
「認識這麼多年,那小子的脾氣,你們還不知道?既然是他定下的,我看……就這樣吧,往後大不了把村裡給咱們的工資,再用到村裡也就是了!」
實驗室眼瞅著就要建成了,等到他們的課題研究開始,往後肯定需要大量的耗材,到時候把錢花在這上面。
「這倒是個好主意!」
「對,就這麼辦!」
「不說這個了,眼下最要緊的是高考,那些孩子們離開學校這麼多年了,咱們得儘快幫他們把知識給補回來!」
不僅僅是畢業多年,更為重要的是,就算當初在學校的時候,又有幾個人把心思放在學習上了?
他們都是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
那時候……
學生們有多瘋狂,他們都親身經歷過。
特別是……
李愛華!
「靳小琪還好,宋長英的基礎也不錯,牛建邦……他現在的知識水平,最多也就是初中生的標準,村裡的知青,情況應該和他差不多。」
李愛華說到這些,心情就格外的沉重。
文化知識長達10年的斷層,現在想要補回來,談何容易。
「我覺得還是先要對他們進行一次摸底,隻有掌握了他們的真實情況,我們才好對症下藥。」
「李老師,你的意思是……咱們先進行一次摸底考試?」
「對,考試,摸清楚每一個人的情況。」
吳月華聞言起身:「我去找小牛,把教材借來,咱們今天晚上就開始。」
這小老太太是個急脾氣,一分一秒都不想耽擱。
「你急什麼啊?」
孫嘉璐一把將吳月華拉住了。
「咱們先分分工,每個人負責哪一科。」
「化學和物理,我包了!」
吳月華當初上學的時候,學的是應用物理,後來在大蘇留學期間,也接觸過化學,高中的物理、化學知識,對她來說完全就是小兒科。
「我負責英語!」
黃麗英主動請纓,她的父母當年都曾留學英國,自小就能熟練掌握這門語言。
「我教政治和語文!」
李愛華被下放前就是大學的哲學教授。
「數學歸我了!」
郄國良也不甘示弱,他雖然是學農的,但教教基礎數學,還不是手到擒來。
現在隻剩下了歷史和地理。
杜萍和孫嘉璐面面相覷。
「老杜,我佔個便宜,對地理,我還是有些研究的!」
晚了一步的杜萍聞言哭笑不得。
「讓我教歷史?我怕誤人子弟,老郄,化學還是分給我吧!」
「歷史怎麼辦?沒有人教歷史……」
「誰說沒人教?」
李愛華笑道。
「現在初中幾個班的歷史課,都是鄭雲英老師在帶,請她出山教歷史,應該問題不大!」
分工明確,吳月華去找牛建邦借來了高中課本,不光是高三的,高一和高二的課本也都有。
隨後眾人又一起去學校,找到了鄭雲英。
得知要幫著村裡的知青高考複習,鄭雲英二話沒說便答應下來了。
當天晚上,幾人便在學校裡鑽研起了現在的高中課本。
「老郄,我們國家的高中生……現在隻學這點兒東西?」
孫嘉璐看似隨意的一句話,讓屋裡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接下來一直到深夜,再沒有人說一句話,所有人都隻剩下了一個年頭,竭盡所能,將李家檯子的知青,儘可能多的送進大學校園去深造,去學真正能改變國家和民族命運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