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

第五百四十八章 這下沒小崗村的事了

  

  廣交會正式開館以後,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商突然發現,中國人對他們的態度變得和以前不一樣了。

  雖然依舊禮貌熱情,當他們提出那些近乎刁鑽的問題時,也能耐心地給予解答,可就是……

  原先那種優越感,再也感受不到了。

  特別是在談到價格的時候,原先中國人總是會習慣性地「讓一步」,現在呢?

  禮貌的微笑,伴隨著犀利的眼神。

  面對他們的步步緊逼,中國人的態度是……

  就這個價,愛買不買。

  上一世,外國人在中國總是高人一等,其實都是中國人慣出來的。

  還標榜這是禮儀之邦!

  當中國人不再慣著他們的時候,他們那種優越感也就不存在了。

  一連十天,海城順利撤展。

  帶走的是大筆訂單。

  順便還和去年談好了合作的下級供應單位定下了供應清單。

  「你急什麼啊?杜主任還等著咱們彙報工作呢!」

  回到海城,剛下火車,李天明背起行李就走。

  「盧局,您是帶隊的團長,還是您去和杜主任彙報吧,我媳婦兒還有不到一個月就生了,我得趕緊回家看看!」

  要不是今年的春季廣交會是杜樹平上任海城市革委主任的第一屆,又當面點了李天明的將,他還真不一定願意撇下懷孕的媳婦兒,跑到廣州那麼遠的地方。

  盧源也知道李天明家裡的情況,聞言便沒再勉強。

  「你怎麼回去?要不我安排車送你!」

  「不用,有人來接我!」

  說著話,人已經跑沒影兒了。

  火車站外面,孫立已經等了好半晌了。

  這時候的火車,很少有準點的時候,李天明他們坐的這一趟,說是上午10點能到站,結果這會兒都快12點了。

  孫立怕誤事,早早地就到了海城東站候著,等了好幾個鐘頭,早就餓了。

  「天明!」

  終於看到李天明走出來,孫立連忙揮舞胳膊大聲喊著。

  李天明也發現了孫立,趕緊一路小跑著過來了。

  「孫哥,麻煩您了!」

  返程前一天,李天明就給孫立打了長途電話,約好了今天來車站接他。

  「有啥麻煩的,正好出來躲清閑!」

  身為後勤處的處長,孫立就相當於整個海城鋼鐵廠的大管家,除了生產技術上的事不歸他管,其他的,就沒有他管不到的地方。

  每天大事小事一籮筐,時間長了,誰都受不了。

  兩個人上了車,李天明從行李裡面抽出一條煙,遞給了孫立。

  「廣州當地的煙,別嫌棄!」

  不能白讓人家幫忙,這是規矩。

  孫立笑著接過,放在了一旁。

  「孫哥,前些天電話裡說的那個事……」

  「放心,我和我大伯打過招呼了,新軋鋼線的車間,基礎歸你那兩個妹夫!」

  這種事對孫立而言小事一樁,就算不和孫福滿打招呼,他也能決定。

  張學振和李光強帶的施工隊,此前蓋的鋼廠職工宿舍質量沒得說,把新車間的基礎工作交給他們來幹,誰也說不出什麼。

  雖說現在和以前不一樣了,但工農聯合的大旗,誰敢否定?

  「多謝了,明天我讓他們去廠裡找你!」

  「行啊!當面聊!」

  說著發動了汽車。

  剛才沒留神,這會兒車動起來,李天明才發現,孫立今天開的不是原先的吉普車,而是一輛小轎車。

  「孫哥,這車是新換的?」

  「冶金局剛換了一批公務用車,把淘汰下來的給了廠裡幾輛,別看不是新的,好歹也是進口貨呢,這玩意兒開著就是比吉普車舒服。」

  李天明聞言,立刻動了心思。

  「廠裡得了幾輛?」

  「五輛,我開的這輛,還是你大伯的專車呢!」

  嚯!

  李學軍現在都有專車了啊!

  「孫哥,冶金局那邊……還有沒有富餘的?」

  孫立反應過來,笑道:「怎麼著,你也想弄一輛?」

  「我花錢買!」

  「這事恐怕不容易,關鍵是,就算給了你,你也沒地方加油啊!」

  大解放燒的是柴油,可以直接在鋼鐵廠加。

  這種東瀛產的公爵轎車,燒的是汽油。

  如今在國內,汽油可是緊俏貨。

  政府用車都有專門的加油渠道,企業單位都隻能自己找門路。

  「你有地方加油,我還能找不到地方?」

  孫立知道李天明和海城各個窗口部門的一把手關係都很好,加油這種事還真難不住他。

  「行,我幫你問問,冶金局後勤辦公室的劉成和我關係不錯!」

  「得嘞,孫哥,我可就等你的好消息了!」

  李天明早就想換輛車了,隻是一直沒有門路,既然冶金局要更換公務用車,說什麼也得弄上一輛。

  兩個人說著話,車經過長甸河橋,再往前就是李家檯子了。

  隔著車窗,地裡的水稻已經抽條長高了,綠油油的一大片,看著就喜人。

  「天明,最近的報紙看了沒有?」

  呃?

  孫立突然提起最近的報紙,李天明頓時有些意外。

  「咋了?又有啥新的精神?」

  最近中樞明顯加快了改革的步伐,時不時的就要發布一些改革措施。

  「是關於你們農村的!」

  李天明聞言一驚,忙問道:「上面說的啥?」

  孫立回憶了一下:「好像是和土地政策有關。」

  土地政策?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李天明腦子裡突然冒出了這個很熟悉,但是已經很久沒人提起的詞。

  歷史的進程又一次被撬動了。

  他記得很清楚,這項政策是明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才開始的,而且,還隻是定點施行,全憑自願。

  要是問李天明改開到底是哪一年,什麼時候,或者國內的《專利法》是什麼時候開始實施的。

  他肯定不清楚。

  因為上一世這些事情發生的時候,李天明根本關注不到,和他也沒啥關係。

  但土地政策改革,作為農民,他肯定記得一清二楚。

  一直到1980年,老人家在一次重要談話中,提到了:農村改革勢在必行。

  隨後中樞關於農村工作的一號文件正式出台,明確指出「包產到戶、包幹到戶」都是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的生產責任制。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才算是正式推行全國。

  那段時間,村裡的大喇叭一天到晚的向全村人宣講新政策,很多條條款款,李天明到現在都還能回憶起來。

  而提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肯定繞不過安徽鳳陽的小崗村,正是那18位農民「冒天下之大不韙」,率先施行了「大包幹」,才推動了農村工作改革。

  隻是現在……

  好像沒小崗村什麼事了。

  「孫哥,直接把車開到村支部!」

  上面派發下來的報紙,全都在村支部,李天明現在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那份報紙。

  「天明,回來啦!」

  馬長山正準備回家吃飯,就見李天明急匆匆的跑了進來。

  「長山叔,報紙呢?」

  報紙?

  「都在屋裡,我給你找!」

  馬長山剛說完,李天明已經進了傳達室,很快就從一摞報紙當中找到了他想要的那一份。

  《關於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農業生產責任制的幾個問題》

  沒錯了,就是這個。

  「你要看的就是這個啊?昨天縣裡才來人,開了一下午的會。」

  「都說啥了?」

  「還能說啥,現在上面又要分了,可到底是分,還是不分,說了是全憑自願,商量了半晌也定不下來。」

  上一世也一樣,關於是單幹,還是堅持大集體,村裡人爭論不休。

  李家檯子一直拖到81年,包產到戶的政策都施行一年了,才正式分。

  「學慶叔的意思呢?」

  馬長山道:「學慶說要等你回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