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

第二百零二章 務實派

  

  李天生和張秀芝的婚事正式定了下來,按照現在的規矩,到了正月十五這天,還把張秀芝接到家裡吃了一頓飯,算是向全村廣而告之,李學工家的老大有媳婦兒了。

  婚期也通過四寶媳婦兒定了下來,被安排在8月8號,正好是農閑,來道賀的親戚朋友都方便。

  元宵節剛過,電風扇廠的車間工地又開始忙活起來了。

  雖然天氣還冷,但鄉親們的心裡卻是火熱的,都想將電風扇廠儘快建起來,到時候一開工,也就有了收益。

  他們這邊剛動,鎮上的李學國就知道了,隨後一個電話打到了市革委主任王作先的辦公室。

  春節過後,本就是市革委領導下鄉調研的日子,早在年前,王作先便把李家檯子定為了第一站。

  這次和他一起來的市革委領導還有不少,輕工業局的、市商委的,物資局的,還有各部門的頭頭腦腦。

  縣裡、鎮上接到消息的時候,王作先等人已經出發了,衚衕閣帶著縣革委的領導班子,緊趕慢趕的下來,也隻比王作先一行人早到了半個小時。

  「這裡怎麼一點兒準備都沒有!」

  剛過完年,白江濤大概這段時間吃得不錯,覺得自己又行了,***衚衕閣還沒說話,他倒是先咋呼起來了。

  李學慶翻了翻眼皮,正眼都沒瞧白江濤。

  白江濤見自己說完話,居然連個回應的都沒有,剛要發火,就聽到衚衕閣咳嗽了一聲。

  呃……

  白江濤一愣,立刻意識到,他這個縣革委副主任在李家檯子根本唬不住人。

  尤其是面前的李學慶,這個老渾子更沒把他放在眼裡。

  怒了一下,就沒下文了!

  「白副主任,領導下鄉為的是看農村的真實面貌,那些面子上的花活,能省就省了吧,不要給鄉親們增加負擔!」

  聽到這話,白江濤想呸衚衕閣一臉。

  你也好意思說這話?

  別以為老子來的時間不長,你以前乾的事就不知道。

  永河縣的第一場革命賽詩會就是衚衕閣一手操辦的,還有過年的時候,往電線杆子上掛燈籠,立彩旗,哪樣不是面子工程。

  可自從年前在縣委大院,被李學慶指著鼻子臭罵了一頓之後,白江濤明顯感覺到,自己的威信大不如前,原先朝他靠攏的幾個縣革委成員,隱隱有了反水之勢。

  這時候,還是得夾著尾巴做人。

  不然的話,衚衕閣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把他給收拾了。

  等了一會兒,市革委領導們乘坐的公交車就到了,衚衕閣等人連忙迎上前去。

  握手寒暄過後,王作先帶人到了工地。

  這邊正幹得熱火朝天,知道市裡的領導要來,誰都不想在領導面前落了架,尤其是那些知青。

  哪怕知道很渺茫,卻還是抱著「萬一被領導看重」的幻想。

  隻是,註定要讓他們失望了。

  「天明同志!」

  王作先第一個要找的,自然是李天明。

  「王主任!」

  之前那次會面,兩個人談得很投機。

  在王作先看來,李天明性格沉穩,頭腦聰明,最重要的是,敢想敢幹。

  如今這個年頭,這是最為難得的。

  很自然的,李天明也就成了王作先的重點關注對象。

  而在李天明的眼中,王作先是個典型的務實派。

  當初因為對「大躍進」提出不同的意見,遭到了批判,同樣遭遇的人,政治前途基本上已經斷絕了。

  王作先之所以能重新起複,正是因為他務實。

  堅持真理固然很重要,可如果連做事的機會都沒有了,再頭鐵又有什麼用。

  於是在某一位老領導暗示之下,王作先很快便改弦更張,在一番深刻的自我批評和反省之後,去年年初,趁著老中青三結合的機會,順利復出,並且在大飛機事件後,順利成為了海城的***。

  這些都是李學國私下裡向李天明透露的。

  立場左右搖擺,或許會讓很多人不齒,可如果連做事的機會都沒有的話,還談什麼革命。

  而且,重新上台之後,王作先也的確做了很多實事,如果不是他用雷霆手段,派工作組進駐海城的各大國企,也不可能那麼快就恢復生產。

  所以,李天明對王作先這位有底線的務實派,還是很有好感的。

  王作先詳細的詢問了電風扇廠的籌備進度,還有後續的工作安排,李天明也一一做了介紹。

  「這個想法很好,讓農民兄弟掌握更多的專業技能,增加農村家庭的收入,這一點值得學習。」

  現實肯定了李天明在村裡招收工人的想法,但立刻話風一轉,又問道。

  「可是這樣一來,會不會耽誤農業生產,天明同志,目前來說,在農村,農業生產還是重中之重,這一點馬虎不得!」

  咔嚓!

  有人在旁邊照相,說起來還是李天明的老熟人,劉思明和姜紅英。

  這個問題,王作先也是有意為之。

  之前在市革委的專項會議上,有人反對農村建廠,除了姓資還是姓社,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如果農村建廠,農民都去廠裡做工的話,會不會出現土地被撂荒,或者農村的生產勞動發生轉向。

  關於這些,王作先說得再多,也不如由李天明這個帶頭人來解釋。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在村民大會上已經研究過了,鄉親們進廠的前提就是不能耽誤農業生產,並且,電風扇廠招收的所有村民,都不是村裡的主要勞動力。」

  「那麼一旦趕上農忙,恰好電風扇廠的生產任務緊張的情況,又該如何解決呢?」

  對此,李天明也早有準備。

  他這人做任何事,總喜歡把所有出現的情況都考慮到,並且預定好解決方案。

  「一旦真的出現您說的那種需要兩者同時兼顧的情況,在廠裡做工的村民,可以通過結對子的方式,支付一定的酬勞,請人替他們完成村裡的勞動。」

  「僱工?」

  說話的不是王作先,而是姜紅英。

  這女人也是真夠勇的,領導面前,還隨便插話。

  可王作先似乎並不介意,反而笑著看向了李天明,等著他的回答。

  「我剛剛說了,這是……結對子,互幫互助!」

  很多問題,其實隻要換一種說法,就能迎刃而解。

  就像李家檯子和鋼鐵廠結成互助單位,然後養殖場的生豬、活雞,就能以內部調劑的方式進行交易了。

  上面都知道是怎麼回事,可隻要明面上沒有違反規定,誰願意管這種事。

  「這個說法不錯,就像剛解放的時候,農村的……」

  李天明立刻接了過去:「互助組!」

  「對,對,對,互助組!互幫互助,共同發展集體經濟,更好的建設大家共同的家園。」

  這倆人一唱一和的,其他有不同意見的領導,連話都插不上。

  「天明同志,我之前答應過你,隻要你們生產出來的電風扇質量能夠通過檢測,到時候,就幫你們廠解決銷路的問題,怎麼樣?有信心嗎?」

  「請領導放心,我們李家檯子全體社員,一定完成任務!」

  有吳月華這位小老太太幫著解決技術問題,要是都造不出質量過硬的產品,李天明也就別折騰了。

  「好,我要的就是你這句話!」

  王作先說完,接著轉頭看向了一直跟在一旁的永河縣革委一行人。

  「偉大領袖在之前的政府工作會議上說,要解放農民的手腳,不要對他們過多的限制,並且要相信,廣大的農民兄弟是富有創造力的,這一點,李家檯子的鄉親們就做得很好,緊跟政府的步伐,你們作為永河縣的領導,更要竭盡所能的給予支持,幫助,衚衕閣同志,你怎麼看?」

  這就是在敲打了,點的是衚衕閣的名字,目光卻落在了白江濤的身上。

  顯然,白江濤最近的一些做法,已經傳到了王作先的耳中。

  白江濤頓時感覺如芒刺背,這麼冷的天,汗都下來了。

  身旁的衚衕閣已經在表決心了,白江濤也想說點兒什麼,可是卻連嘴都張不開。「今天第三更,繼續求【表情】【表情】【表情】【表情】【表情】,還有!!!」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